始终不变的价值观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19:5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3 16:21
展开1全部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争议,大家各持己见也正说明了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原文有偏激的地方,评论区为了纠正这种偏激言论也出现了另一个角度的偏激言论。人的生物本质依然是高级情感动物,我们只能尽最大程度保持理智、多方面收集信息、多角度思考问题得出属于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原文章是以作者个人视角进行论述的,难免存在个人局限,甚至为了得出自己心里的结论有些夸大事实的地方,阅读时不要被带入情绪,故事真实极具煽动性和感染力,时刻保持思考。作者讲述的的确是事实,但不是全部事实。即使作者自认为讲了全部事实,也只是在作者的意识形态以及个人经历下的全部事实,是作者个人的全部事实,不是世界的全部事实。
文章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视角,这世界真的存在这种现象,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我们大部分人是文中的寒门,又该如何在当代社会走出一条自己的路?种种这些都能引起我们的思考。评论区也是有通透的人儿在论述,两种思维和价值观碰撞,如果你不去认真思考,衡量可信度,可能就在两种价值观中湮没了,脑子将会一团乱麻。
人还是不能偷懒,独立思考的能力要一直锻炼。没有什么金科玉律可以拿来就用,在没弄清楚原理之前贸然偏听偏信,受伤的只会是自己,一切结论都有其作用范围和局限。没有完完全全能为你负责的人 ,即使他在情感层面是想为你着想的,他又如何保证自己在思维和技术层面提供的是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的方案?最了解自己的还是自己,做最终决定的也是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也是自己,做少一分懒惰,多一分思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3 16:22
吴传清教授在市民之家为市民带来主题为“中华民族富强思想的当代启示”的讲座
“从先秦到现在,富强是中华民族千古不变的追求。”5月16日,在第73期市民大讲堂上,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吴传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的“富强”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这是*宣传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宣讲活动之一。
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巩固和发展武汉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由*宣传部联合省国学研究会、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单位,在全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宣讲活动,结合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武汉地域文化资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面向市民群众的宣讲活动将持续两个多月。活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重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词分总论3讲、专题12讲展开,分别在宣传干部夜校、市民大讲堂、武汉名家论坛进行。
查阅二十五史全文数据库“富强”二字出现103次
查阅二十五史全文电子版数据库
“富强”二字出现103次
《史记》卷八七 李斯列传中提到“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富强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不仅为当代中国社会普遍认同,而且深深积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堪称历久弥新。
吴传清查阅二十五史全文电子版数据库,“富强”二字出现103次,“富民”出现242次。
吴传清说,我国古代典籍中关于富强的论述十分丰富,既有对富强内涵的阐释,又有对如何达到富强的主张,还有对富强之后应当如何处理人与人、国与国关系的看法。孔子、孟子视“富民”为“富国”的基础,强调先“富民”后“富国”,“富民”为先,“藏富于民”;商鞅认为,“富”是“强”的物质基础,“强”是“富”的外在表现和进一步追求的目标。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矢志追求富强,历史上我国在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方面曾长期处在世界前列。吴传清讲到,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昏聩*,我国渐渐落后了,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国力衰微,民不聊生。也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对富强的追求更为强烈。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了对富强之路的艰难探索
清末,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威胁和*下,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放眼看世界”
清末,中国开始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四万万国人泪下”。
“这时,富强二字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吴传清说。
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威胁和*下,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放眼看世界”,探索实现国家富强的办法。魏源最早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来抵抗西方。清*中,以张之洞、李鸿章等一批重臣为代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开展洋务运动,创办军事、民用企业,建立海军,设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
吴传清说,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由于不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无法让中国走向富强。
今天所说的富强具有崭新的时代内涵
如今,我们把“富强”作为国家层面的首要目标和基础目标
富强,也是中国*党人的不懈追求。
吴传清介绍,1945年党的七大报告提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提出,把新中国建成为“伟大的、富强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建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把“富强”作为国家层面的首要目标和基础目标,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追求,也贯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吴传清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今天所说的富强,既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富强思想的合理因素,更具有崭新的时代内涵。我们今天对富强的渴望,绝不仅仅止于过去的国富兵强,而是应该体现国富民富、国强民强、民富国强的价值追求。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3 16:22
正确的人生观是为别人服务的人生观。为别人服务的人生观是真正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科学的人生观,是能真正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且最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的人生观。
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人生,要求我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当遵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原则。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积极认真,努力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
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丰富和发展,也为我们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同时,我们也只有在为人类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为他人创造幸福,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幸福,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生价值。
扩展资料: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历史性与选择性、主观性的特点。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同时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对于价值观较著名的研究包括G.奥尔波特等人的价值观研究、M.莫里斯的生活方式问卷、M.罗基奇的价值调查表等。
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价值观的作用大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对动机模式有重要影响,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相同,动机的目的方向受价值观的支配,只有那些经过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可取的,才能转换为行为的动机,并以此为目标引导人们的行为。
2、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因而,它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反映了人的主观认知世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3 16:23
始终不变的价值观是什么?一般来说,始终不变的价值观是人类对生活的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