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20: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8 21:48
西安地铁三号线问题电缆持续发酵,现在基本事实已经清楚:由陕西奥凯电缆公司生产销售的电缆样本经检测全部不合格。那么,围绕销售者的还有哪些责任方,应领何责?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专家。他们认为,生产销售方奥凯公司及责任人其行为违反产品质量法,涉嫌构成刑事犯罪。同时,应严查投标中标过程、认证机构中有无违法参与者。
随着奥凯电缆问题的持续发酵,很多“中招”的企业陆续浮出水面,除了西安地铁三号线、成都地铁、合肥地铁,甚至还有高铁———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针对近日曝光的“奥凯问题电缆”一事,铁路部门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专门力量,对铁路在建工程项目中施工单位采用奥凯电缆的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目前,有关铁路企业已对宝兰、西成、渝黔、兰渝等铁路项目所有奥凯公司提供的电缆,全部实施更换。另外,还有一些企业也出现在了奥凯公司的合作名单里,也很可能是问题电缆的受害者,只是信息尚未得到进一步核实。
按理说,当前对产品或商品或工程施工原料的监管设计已经非常完善。在生产环节,有生产者的自检责任以及质监部门的抽检监督责任和总体规范监督把关责任;在销售环节,有销售者的进货查验责任以及工商部门或市监部门的抽检责任;在招投标环节,有招标单位的查验责任;在施工环节,有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查验责任以及住建等部门的监管责任。最后,还有工程所属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验收责任。在这些责任监督制约下,问题电缆本该难以生存,本该寸步难行,而奥凯公司的问题电缆却在不短的一段时间内在很多环节活得非常滋润,多处逢源,多点开花,即便2015年西安市质监局在西安地铁三号线抽检出奥凯公司的三批次电缆质量不合格,发现了奥凯公司伪造检验报告的问题,做出了行政处罚,也依然没有触发“海恩法则”反应开关,没有引起对奥凯公司的全面检视,没有消除隐患,没有阻挡奥凯公司获得“著名商标”,没有阻挡奥凯问题电缆的“延伸”。如果没有内部员工的执着举报,相关责任方或许至今还不会做出超出西安质监部门2015年监管之外的反应,或许至今还对问题电缆无动于衷,或许至今还会令安全隐患生存蔓延。显然,这是极不正常的。奥凯公司的问题电缆测出了很多环节的“责任短路”——— 很多环节的责任处于麻木状态、失守状态或不到位状态,给问题电缆开了不该开的绿灯,行了不该行的方便。
奥凯公司的问题电缆事件值得各方深刻反思。我们在产品或商品生产、流通、使用、消费的各个环节往往不缺监督性法律,不缺规章制度,不缺管理机制,不缺操作流程,也不缺监督单位和人员,缺的就是严格落实的责任,而质量监督关键靠落实,监督落实责任不扎实、不到位、不靠谱、不给力,产品或商品乃至工程的质量就难以保障,安全就难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