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历史朝代相应的名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5 11:45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3:23
1、夏
夏禹分天下为九州,现淮北市域属徐州。
2、秦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在相城和临涣镇分设相县、铚县,同属泗水郡,相城为郡治所在地。
3、汉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改泗水郡为沛郡,郡治仍在相城。
4、三国
相城属魏,相县和铚县先后属魏陪都谯郡(今亳州谯城区)西晋属谯国(今亳州谯城区),归豫州。梧县仍属彭城郡国。
5、西晋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置沛国,建都相县。东晋皇室南渡,相县先后归赵、前燕,归属屡有更易。梧县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的彭城郡。太元八年(384年),梧县未再恢复。南北朝时,相县先后归属宋、北魏、北齐,属徐州沛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相县,为相城乡。
6、梁
普通六年(525年)置临涣郡,治所在今临涣集。梁大通元年(527年)梁伐魏,攻克竹邑城。梁将陈庆元从铚县率兵数千人追击魏军至洛阳。北魏永安二年(529年)6月北魏军数千人夜袭临涣郡,城内梁军无备,死伤惨重,仓皇出逃。
此地复为北魏所辖。东魏武定五年(547年)析临涣郡置白掸县、涣北县,治所分别在今魏集乡和宋庙乡境内。北齐天保元年(550年)废临涣郡,新置临涣县;废涣北县,复置竹邑县。
7、隋
开皇三年(583年),竹邑县废,并入符离县。开皇九年(589年)符离县属彭城郡。大业元年(605年)春炀帝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夫百余万人,开掘通济渠。渠经今铁佛、百善、四铺3个区,过境长42.8公里,渠面宽40米,堤上广植柳树。是年废白掸县,并入临涣县。本地分属彭城郡萧县、符离县、蕲县和谯郡临涣县。
8、唐初
本地分属徐州之萧县、符离县、蕲县和亳州之临涣县。武德四年(621年)析符离县置诸阳县。贞观元年(627年)废诸阳县复入符离县。元和四年(809年)以徐州之符离县、蕲县、泗州之虹县置宿州。元和九年(814年)析亳州之临涣县属宿州。
本地分属徐州之萧县,宿州之符离县、临涣县、蕲县。相地渐趋衰落,成为边远闲塞之地相城孜。唐咸通十年(869年)4月,庞勋率桂林戍卒起义军与唐军7万战于柳孜镇。义军败,转战临涣、亳州一带,庞勋战死。
9、北宋
建隆元年(960年),宿州升为防御。开宝元年(968年)为保静军节度,属淮南路。宋天圣十年(1032年)柳孜镇天王院修砖塔1座,高80尺,临涣县令、县尉、主簿,柳孜镇巡检、盐酒税等人主修。时柳孜镇有大小庙宇99座。
熙宁五年(1072年),分属淮南东路。元丰五年(1082年)徐州分属京东西路。本地分属淮南东路宿州之符离县、临涣县、蕲县,京东西路徐州之萧县。南宋时,长江淮河以北沦为金地,本地分属南京路宿州防御之符离、临涣、蕲县,山东西路徐州武宁军之萧县。
宋绍兴十年(1140年)8月宋将杨存中引兵500骑夜袭柳孜镇,遭金兵伏击,大败,退至泗水一带。金人占据宿州。金天兴元年(1232年)元兵3000骑猛攻临涣城,县令张若愚率全城民众死守。后因城内粮尽和外无援兵城破,张若愚自杀。临涣城被元兵洗劫一空。
10、元初,本地分属河南行省归德府徐州之萧县,宿州之符离县、临涣县、蕲县。至元二年(1265年)撤符离、临涣、蕲县,并入宿州,本地分属徐州之萧县和宿州管辖。
11、明洪武四年(1371年),本地分属临濠府宿州和临濠府徐州之萧县。洪武七年(1374年),临濠府改称凤阳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徐州直隶京师。本地分属凤阳府之宿州和直隶徐州之萧县。
12、清顺治二年(1645年),置江南省布政使司,本地分属江南省直隶徐州之萧县和凤阳府之宿州。顺治十八年(1661年)江南省分设左右布政使司,本地分属左布政使司凤阳府之宿州和直隶徐州之萧县。
康熙六年(1667年)改设江苏省、安徽省。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直隶徐州为徐州府,本地分属江苏省徐州府之萧县和安徽省凤阳府之宿州。
13、中华*元年(1912年)废除府州建制,本地分属安徽省宿县和江苏省萧县。*三年(1914年)置道,本地分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之宿县和江苏省徐海道之萧县。*十六年(1927年)废道,本地复归安徽省之宿县和江苏省之萧县。
*二十四年(1935年),成立行政督察区,本地分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后改第四区)之宿县和江苏省铜山行政督察区之萧县。
扩展资料
淮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四千多年前,商汤十一世祖相土建城于相山南麓,发文明之滥觞,此后历代王朝在此设郡置县。
有蹇叔、桓谭、嵇康、刘伶等先贤圣哲。风景名胜有相山公园、龙脊山、南湖湿地公园、华家湖、石板街、临涣古镇、隋唐运河古镇、大坊寺等,纪念地有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双堆集战场旧址等,被誉为皖北江南。淮北也是运河故里、能源之都、中国酒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淮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省行政区划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3:24
淮北,淮河以北。淮河以北的历史朝代有:
※这里不算统一的大王朝,例如秦朝、两汉、西晋、隋朝、唐朝、北宋、元朝、明朝、清朝)
※只列入的朝代:①都城在淮河以北;②大部分国土在淮河以北
1、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
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3、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都城镐京和丰京,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
4、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都城洛邑,在今河南洛阳
5、三国魏(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定都河南洛阳
6、五胡十六国(公元304年—公元439年 )(下面列举未包括成汉,成汉国主要在四川)
①匈奴所建的国家:前赵;北凉;夏;
②鲜卑所建的国家:前燕;后燕;西秦;南凉;南燕;
③羯人所建的国家:后赵;
④氐人所建的国家:前秦;后凉;
⑤羌人所建的国家:后秦;
⑥汉人所建的国家:前凉;西凉;北燕
7、北魏(386年—557年),都城平成(今山西大同)和河南洛阳
8、东魏(534年—550年),都城邺城,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
9、西魏(535年—556年),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10、北齐(550年—577年),都城邺城,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
11、北周(557年—581年),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12、五代(907年—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前三个都城河南洛阳,后两个都城河南开封
13、十国(891年—979年)单列淮河以北的 北汉,位于今山西省
14、辽朝(916年 —1125年),首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15、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都城东京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西京西平府,今宁夏灵武市西南
16、金朝(1115年-1234年),都城:上京(今黑龙江哈尔滨)、中都(今北京)、汴京(今河南开封)
以上就是淮河以北历史朝代的名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3:24
淮北指淮河以北地区,小范围指安徽淮河以北的宿州、淮北、蚌埠、阜阳、亳州等,大范围大致指淮河流域北部包含河南信阳、驻马店、周口、商丘、永城的部分地区以及江苏的徐州、连云港、宿迁等地,包括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省份的部分地区。
淮北源远流长,早在7000年前新石器早期,人类就在此繁衍生息。约4000年前原始社会末期,中国“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在现淮北市市府所在地相山建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商汤十一世祖相土曾迁都于此。2500多年前,宋共公瑕将宋国国都由河南睢阳迁此,历90年。在此后的1000多年间,历代王朝先后在此设郡或县,为古相城繁荣时期。
夏禹分天下为九州,淮北境属徐州。公元前21世纪,助禹治水有功而成为商部落首领契的孙子,商汤十一世祖相土为进一步向东扩张,由商丘迁徙至此,作为别都,此后山即为相山、城即为相城。商汤伐桀,灭夏建商,商沿夏制,相城仍属徐州所辖。周武王伐纣更商分封诸侯,以纣王兄微子启代殷,立国号宋,相属宋。公元前588年至前576年期间,宋共公瑕为避水患,曾将国都由睢阳(今商丘)迁至相城。战国时期,齐、楚、魏灭宋,相归楚国。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在相城和临涣镇分设相县、铚县,同属泗水郡,相城为郡治所在地。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改泗水郡为沛郡,郡治仍在相城。元狩六年(前117年),在今杜集区石台镇梧桐村闸闸河西设梧县,属沛郡。地节元年(前69年),梧县改属彭城郡,后改属楚国。王莽篡汉后,尽易天下郡县名,改相县为吾符亭,沛郡改为吾符郡,梧县为吾治。东汉建武二十年(44年)改沛郡为沛国,国都仍在相城。梧县先后改属楚国、彭城郡国。三国时,相城属魏,相县和铚县先后属汝阴郡,归豫州。梧县仍属彭城郡国。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置沛国,建都相县。东晋皇室南渡,相县先后归赵、前燕,归属屡有更易。梧县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的彭城郡。太元八年(384年),梧县未再恢复。南北朝时,相县先后归属宋、北魏、北齐,属徐州沛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相县,为相城乡。
梁普通六年(525年)置临涣郡,治所在今临涣集。梁大通元年(527年)梁伐魏,攻克竹邑城。梁将陈庆元从铚县率兵数千人追击魏军至洛阳。北魏永安二年(529年)6月北魏军数千人夜袭临涣郡,城内梁军无备,死伤惨重,仓皇出逃。此地复为北魏所辖。东魏武定五年(547年)析临涣郡置白掸县、涣北县,治所分别在今魏集乡和宋庙乡境内。北齐天保元年(550年)废临涣郡,新置临涣县;废涣北县,复置竹邑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竹邑县废,并入符离县。开皇九年(589年)符离县属彭城郡。大业元年(605年)春炀帝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夫百余万人,开掘通济渠。渠经今铁佛、百善、四铺3个区,过境长42.8公里,渠面宽40米,堤上广植柳树。是年废白掸县,并入临涣县。本地分属彭城郡萧县、符离县、蕲县和谯郡临涣县。
唐初,本地分属徐州之萧县、符离县、蕲县和亳州之临涣县。武德四年(621年)析符离县置诸阳县。贞观元年(627年)废诸阳县复入符离县。元和四年(809年)以徐州之符离县、蕲县、泗州之虹县置宿州。元和九年(814年)析亳州之临涣县属宿州。本地分属徐州之萧县,宿州之符离县、临涣县、蕲县。相地渐趋衰落,成为边远闲塞之地相城孜。
唐咸通十年(869年)4月,庞勋率桂林戍卒起义军与唐军7万战于柳孜镇。义军败,转战临涣、亳州一带,庞勋战死。五代时,隶属与唐代略同。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宿州升为防御。开宝元年(968年)为保静军节度,属淮南路。宋天圣十年(1032年)柳孜镇天王院修砖塔1座,高80尺,临涣县令、县尉、主簿,柳孜镇巡检、盐酒税等人主修。时柳孜镇有大小庙宇99座。熙宁五年(1072年),分属淮南东路。元丰五年(1082年)徐州分属京东西路。本地分属淮南东路宿州之符离县、临涣县、蕲县,京东西路徐州之萧县。南宋时,长江淮河以北沦为金地,本地分属南京路宿州防御之符离、临涣、蕲县,山东西路徐州武宁军之萧县。
宋绍兴十年(1140年)8月宋将杨存中引兵500骑夜袭柳孜镇,遭金兵伏击,大败,退至泗水一带。金人占据宿州。金天兴元年(1232年)元兵3000骑猛攻临涣城,县令张若愚率全城民众死守。后因城内粮尽和外无援兵城破,张若愚自杀。临涣城被元兵洗劫一空。
元初,本地分属河南行省归德府徐州之萧县,宿州之符离县、临涣县、蕲县。至元二年(1265年)撤符离、临涣、蕲县,并入宿州,本地分属徐州之萧县和宿州领辖。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本地分属中都临濠府宿州和徐州之萧县。洪武七年(1374年),中都临濠府改称凤阳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徐州直隶京师。本地分属凤阳府之宿州和南京徐州之萧县。
清顺治二年(1645年),置江南省布政使司,本地分属江南省徐州之萧县和凤阳府之宿州。顺治十八年(1661年)江南省分设左右布政使司,本地分属左布政使司凤阳府之宿州和徐州之萧县。康熙六年(1667年)改设江苏省、安徽省。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直隶徐州为徐州府,本地分属江苏省徐州府之萧县和安徽省凤阳府之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