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效应是室内外温差形成的热压及室外风压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以前者为主,而热压值与室内外温差产生的空气密度差及进排风口的高度差成正比。这说明,室内温度越是高于室外温度,建筑物越高,烟囱效应也越明显,同时也说明,民用建筑的烟囱效应一般只是发生在冬季。就一栋建筑物而言,理论上视建筑物的一半高度位置为中和面,认为中和面以下房问从室外渗入空气,中和面以上房间从室内渗出空气。高层火灾破坏力一定程度上源于高层建筑的“烟囱效应”,高层建筑内部有大量的管道、竖井、楼梯间、电梯井、排气道等各种横、竖向管井、通道,从地面一直通到最高层。一旦发生火灾,这些部位就成了一座拔风的“烟囱”,加速火势的蔓延,且蔓延途径多、速度快。而且是建筑物越高,“烟囱效应”越明显。由于火灾发生时,高层电梯井容易成为浓烟、高温的通道,加之一旦大火烧断电源,电梯内的人员将被困其中无法逃离。因此,根据国家《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全国100多万部电梯内,几乎都有这么一行字:凡遇火警不得使用电梯,请走楼梯。
不过,在有些消防专家看来,这种做法太过于武断了。一栋高层建筑有30层,21层的一户厨房着火,并不影响其他楼层的居民乘电梯疏散。倘若此时停运电梯,消防人员还得爬楼梯到达21层,既浪费时间,又延误救援。而电梯如果能使用的话,其他楼层的居民将能加快疏散,消防队员也可以直接乘电梯到达20层,再走一层楼梯到达火灾现场。“这样,救援时间会省下不少,还能减少消防队员的体力消耗。”在确认安全疏散和逃生路线时,高层建筑着火后,最好向下逃生,通过消防楼道迅速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