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1、王勃,自幼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且文笔流畅,被时人赞为神童,及第后历任朝散郎、沛王府修撰、虢州参军。总章二年669年,戏作《檄英王鸡文》被罢黜并逐出沛王府,咸亨五年公元674年因藏匿并杀害官奴而获罪,遇赦被除名,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去往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途经洪州写下传世名篇《滕王阁序》,上元三年公元676年不幸渡海溺水而亡,一说返程途中溺水而亡王勃的墓地和祠堂在紧靠南海的越南义安省宜禄县宜春乡。
2、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张说谓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旧唐书》本传盛赞其《盂兰盆赋》词甚雅丽,《四库全书总目》则以为炯之丽制,不止此篇,并谓其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止涉猎浮华,所作《王勃集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四杰”有意识地改革当时文风的要求。对海内所称王、杨、卢、骆,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今存诗33首,五律居多,明胡应麟谓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
3、卢照邻,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涿县人,年少时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高宗永徽五年654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极受邓王爱重,邓王曾对人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高宗乾封三年668初,出为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秩满,漫游蜀中,离蜀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为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书》本传。
4、骆宾王,唐代诗人,字观光,婺州义乌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朝初期诗人,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其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他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据说咏鹅诗就是此时所作,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唐高宗永徽650到655年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道王叫他陈述才能,后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谪,从军西域,久戍边疆,后入蜀,居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平定蛮族叛乱,文檄多出其手。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