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法、垫层法、强夯法。
1、桩基础法:可采用钻、挖孔(扩底)灌注桩;挤土成孔灌注桩;静压或打入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自重湿陷性黄土中浸水后,桩周土发生自重湿陷时,将产生土相对桩的向下位移,对桩产生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即负摩擦力,桩基设计时,要考虑该部分不利影响。在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桩基础,桩端必须穿透湿陷性黄土层,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桩端应支承在压缩性较低的非湿陷性黄土层中;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桩端应支承在可靠的岩(或土)层中。在湿陷性黄土层厚度等于或大于10m的场地,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浸水试验测定的结果确定。采用桩基础优点是安全可靠,缺点是费用较大。
2、垫层法:应先将基底下拟处理的湿陷性黄土挖出,用素土或灰土作填料,根据所选用的夯(或压)实设备,在最优或接近最优含水量下分层回填、分层夯(或压)实至设计标高,处理深度1~3m。此种方法优点是施工简单,效果显著,缺点是处理深度受限制。
3、强夯法:又称动力固结法,利用起吊设备,将10~40吨的重锤提升至10~40米高处使其自由下落,依靠强大的夯击能和冲击波作用夯实土层。处理深度3~12m,优点是固结速度快,效果好,缺点是震动大,对周围建筑有影响。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