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适应症和
禁忌症:1. 适应症:- 疼痛:拔罐 可疏通经络、 活血化瘀,减 轻疼痛,适用 于风湿痹痛等 疼痛症状。- 上火:拔罐 具有清热解毒 作用,适用于 上火引起的症 状,如口舌生 疮等。- 外 感疾病:拔罐 可以调节缓解 感冒、咳嗽、 消化不良等功 能紊乱。- 皮肤疾病:对 皮肤疾病的治 疗有一定作用 ,如痤疮、带 状疱疹等。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刮痧拔罐的功效以及禁忌.详细点,怎么办
刮痧拔罐的功效
(一)调节阴阳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核心。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因七情六淫以及跌仆损伤等因素使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时,就会导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等病理变化,而产生“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临床证候。刮痧保健的关键就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转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刮痧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腧穴配伍和刮痧手法来实现的。例如:病在经络、在皮肉者属表,刮痧宜轻刮;病在脏腑、在筋骨者属里,宜重刮。刮痧对阴阳平衡的调节是呈双向性的,如血压不稳者,经刮拭躯干、四肢腧穴后,偏低的血压可升高;偏高的血压亦可降低。
(二)活血化瘀
人体肌肉、韧带、骨骼一旦受到损伤,在局部产生淤血,使经络气血流通不畅,若瘀血不消,则疼痛不止。这时在局部或相应腧穴刮拭,可使淤血消除,新血得生,经络畅通,气血运行,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这就是刮痧活血化瘀的作用。
(三)清热消肿
根据中医治法中“热则疾之”的原理,通过放痧手法的刺激,使热邪疾出,以达清热之目的,使内部阳热之邪透达体表,最终排出体外,以清体内之瘀热、肿毒。
(四)祛痰解痉,软坚散结
由痰湿所致的体表包块及风证,通过刮痧、放痧治疗,使腠理宣畅,痰热脓毒外泄,有明显的止痉散结效果。
(五)扶正祛邪
刮治病变相应腧穴的皮肤,使之出现青、紫充血的痧痕,使腠理得以开启疏通,将滞于经络腧穴及相应组织、器官内的风、寒、痰、湿、瘀血、火热、脓毒等各种邪气从皮毛透达于外,使经络得以疏通。
刮痧的禁忌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吹风。
2.刮痧后最好饮用一杯温开水(淡盐水为佳),30分钟内忌洗澡,禁食生冷油腻食物;夏季刮痧不要对着风扇,冬季刮痧治疗后应注意保暖。
3.刮痧后1~2天内,如刮拭部位出现疼痛、痒、虫行感、冒冷/热气或皮肤表面出现风疹样变化等现象,均为正常。
4.如用于美容时,可用具有润肤紧肤作用的刮痧油或膏,手法宜轻。
5.刮拭第七颈椎(大椎穴)手法宜轻。
6.*乳头禁刮。
7.孕妇腰腹部禁刮。
8.年老体弱者应轻手法刮拭。
9.皮肤病如溃疡、严重过敏、痣瘤、皮下有不明原因包块、新鲜的伤口禁刮。
10.骨折病人骨折部位禁刮。
11.凝血机制障碍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禁刮。
12.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水肿的患者,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拭,用轻手法。
13.保健刮痧和头部刮痧可不用介质,可隔衣刮,手法宜轻。给小儿手法宜轻,隔衣刮。 14.空腹、过度疲劳、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患者忌刮;低血压、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
15.再次刮痧时间需待上次痧疹消退(5~7天左右)后再进行。
16.经过正确的刮痧治疗数次后,若病情没有减轻或反而加重,应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并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17.刮痧也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症状多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等。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首先要冷静,立即让患者平卧并饮用1杯温糖开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会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如无明显好转,要及时送往医院。
拔罐的禁忌
一、禁忌证
1.皮肤过敏,全身枯瘦或皮肤失去弹力者。
2.全身剧烈抽搐或烦躁不安者。
3.浮肿病,或水肿者。
4.重度失血、出血性疾患及出血倾向者。
5.妇女月经期。
6. 妊娠妇女的下腹及腰骶部。
二、注意事项
1.拔罐部位的皮肤要平坦,肌肉应比较丰满,最好先洗净擦干。
2.如用棉棒或棉球蘸酒精或用液酒精法,所用酒精不要过多,燃烧时注意不要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局部皮肤。
3.骨性突出部位、血管丰富部位,以及心尖搏动处、乳房等部位,一般不宜拔罐。
4.拔罐可机械地刺激皮肤,反射地影响大脑皮层,通经活络。拔罐的种类有充血性火罐(罐吸引后达到皮肤潮红)、瘀血性火罐(罐吸引后达到皮下出血,皮肤呈紫点或紫斑)、感冒、头痛宜在太阳穴拔充血性火罐;支气管炎、哮喘可在背部肺俞穴拔瘀血性火罐。
5.根据病情拔罐,一般为轮流取穴,一次不宜过多。局部瘀血尚未消退时,不应再于原部位重复拔罐。
6.拔罐过程中,体位切勿移动,以免火罐脱落。
7. 拔罐时注意保温,防止受风着凉。
8. 防止灼伤或烫伤。局部如有烫伤时,可涂龙胆紫等药物。局部起水泡时,小的不需处理,消毒包扎即可;大的则应在消毒后用无菌空针吸出积液,保留疱膜,然后涂用清凉油,也可覆盖凡士林纱布及敷料后包扎,或用大黄、地榆、寒水石各等份,共研细面,用麻油调膏外敷。
刮痧拔罐的功效以及禁忌.详细点,怎么办
刮痧拔罐的功效
(一)调节阴阳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核心。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因七情六淫以及跌仆损伤等因素使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时,就会导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等病理变化,而产生“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临床证候。刮痧保健的关键就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转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刮痧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腧穴配伍和刮痧手法来实现的。例如:病在经络、在皮肉者属表,刮痧宜轻刮;病在脏腑、在筋骨者属里,宜重刮。刮痧对阴阳平衡的调节是呈双向性的,如血压不稳者,经刮拭躯干、四肢腧穴后,偏低的血压可升高;偏高的血压亦可降低。
(二)活血化瘀
人体肌肉、韧带、骨骼一旦受到损伤,在局部产生淤血,使经络气血流通不畅,若瘀血不消,则疼痛不止。这时在局部或相应腧穴刮拭,可使淤血消除,新血得生,经络畅通,气血运行,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这就是刮痧活血化瘀的作用。
(三)清热消肿
根据中医治法中“热则疾之”的原理,通过放痧手法的刺激,使热邪疾出,以达清热之目的,使内部阳热之邪透达体表,最终排出体外,以清体内之瘀热、肿毒。
(四)祛痰解痉,软坚散结
由痰湿所致的体表包块及风证,通过刮痧、放痧治疗,使腠理宣畅,痰热脓毒外泄,有明显的止痉散结效果。
(五)扶正祛邪
刮治病变相应腧穴的皮肤,使之出现青、紫充血的痧痕,使腠理得以开启疏通,将滞于经络腧穴及相应组织、器官内的风、寒、痰、湿、瘀血、火热、脓毒等各种邪气从皮毛透达于外,使经络得以疏通。
刮痧的禁忌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吹风。
2.刮痧后最好饮用一杯温开水(淡盐水为佳),30分钟内忌洗澡,禁食生冷油腻食物;夏季刮痧不要对着风扇,冬季刮痧治疗后应注意保暖。
3.刮痧后1~2天内,如刮拭部位出现疼痛、痒、虫行感、冒冷/热气或皮肤表面出现风疹样变化等现象,均为正常。
4.如用于美容时,可用具有润肤紧肤作用的刮痧油或膏,手法宜轻。
5.刮拭第七颈椎(大椎穴)手法宜轻。
6.*乳头禁刮。
7.孕妇腰腹部禁刮。
8.年老体弱者应轻手法刮拭。
9.皮肤病如溃疡、严重过敏、痣瘤、皮下有不明原因包块、新鲜的伤口禁刮。
10.骨折病人骨折部位禁刮。
11.凝血机制障碍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禁刮。
12.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水肿的患者,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拭,用轻手法。
13.保健刮痧和头部刮痧可不用介质,可隔衣刮,手法宜轻。给小儿手法宜轻,隔衣刮。 14.空腹、过度疲劳、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患者忌刮;低血压、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
15.再次刮痧时间需待上次痧疹消退(5~7天左右)后再进行。
16.经过正确的刮痧治疗数次后,若病情没有减轻或反而加重,应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并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17.刮痧也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症状多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等。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首先要冷静,立即让患者平卧并饮用1杯温糖开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会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如无明显好转,要及时送往医院。
拔罐的禁忌
一、禁忌证
1.皮肤过敏,全身枯瘦或皮肤失去弹力者。
2.全身剧烈抽搐或烦躁不安者。
3.浮肿病,或水肿者。
4.重度失血、出血性疾患及出血倾向者。
5.妇女月经期。
6. 妊娠妇女的下腹及腰骶部。
二、注意事项
1.拔罐部位的皮肤要平坦,肌肉应比较丰满,最好先洗净擦干。
2.如用棉棒或棉球蘸酒精或用液酒精法,所用酒精不要过多,燃烧时注意不要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局部皮肤。
3.骨性突出部位、血管丰富部位,以及心尖搏动处、乳房等部位,一般不宜拔罐。
4.拔罐可机械地刺激皮肤,反射地影响大脑皮层,通经活络。拔罐的种类有充血性火罐(罐吸引后达到皮肤潮红)、瘀血性火罐(罐吸引后达到皮下出血,皮肤呈紫点或紫斑)、感冒、头痛宜在太阳穴拔充血性火罐;支气管炎、哮喘可在背部肺俞穴拔瘀血性火罐。
5.根据病情拔罐,一般为轮流取穴,一次不宜过多。局部瘀血尚未消退时,不应再于原部位重复拔罐。
6.拔罐过程中,体位切勿移动,以免火罐脱落。
7. 拔罐时注意保温,防止受风着凉。
8. 防止灼伤或烫伤。局部如有烫伤时,可涂龙胆紫等药物。局部起水泡时,小的不需处理,消毒包扎即可;大的则应在消毒后用无菌空针吸出积液,保留疱膜,然后涂用清凉油,也可覆盖凡士林纱布及敷料后包扎,或用大黄、地榆、寒水石各等份,共研细面,用麻油调膏外敷。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