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就是指通过各 种方法颐养生 命、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 从而达到延年 益寿的一种医 事活动。中医 养生重在整体 性和系统性, 目的是预防疾 病,治未病。 中医理论的著 名代表作品是 《黄帝内经》 。2008年 6月7日,中 医养生经国务 院批准列入第 二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202 3年4月26 日,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发布 《中医养生保 健服务规范( 试行)》。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医养生的基本观念
养生学的基本观点主要体现在顺应自然、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及综合调理、因人而异等方面。
一、 顺应自然 就是要顺应四时,提高人体对自然界变化的适应性调节能力。最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常说的“凉了穿上,热了脱”。四时的气候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交替过程,影响人体生理功能,从而出现相应的变化。
二、 形神合一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高度复杂而完善的统一体,人身由“神”与“形”组成。“形”指形体结构,包括五脏六腑、经络、四肢百骸等组织结构和气血津精等基本营养物质;“神”是机体生命活动及情感意识的体现,是人体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
三、 动静结合 动与静,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的两种形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二者共同构成矛盾的统一体。人在生活中,也应保持动、静结合。心神宜静,形体宜动。也就是说“精神极欲静,气血极欲动”。或者说“静养精神,动养形体”。在动中要求动静适度,“过动则伤阴,阳必偏胜,过静伤阳,阴必偏胜”。但在动静两者中首先要求动,只有如此,才符合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
四、 综合调理、因人而异 也就是说婴幼儿期应注意寒暧及饮食的调理;青少年时期重在培育肾气、惜精保精以健身;中年则是身体各部分由极盛转衰的时期,所以要注意气血阴阳调补,保养得当。以防早衰,争取长寿;老年是体内气血衰弱,功能减退的时期,这阶段当重视调神、慎饮食、节房事以延缓衰老,保持身体的健康,延年益寿。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