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买到假货,该怎么办?
2023-10-04 00:34:12 责编:小OO
文档

购买假货后,涉案金额不达标时,解决途径有: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调解组织调解,向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分析

如果您的涉案金额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金额,公安机关一般无法立案,所以,

买到假货后通过下列途径解决比较有用。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拓展延伸

如何识别和应对假货风险

识别和应对假货风险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首先,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正规渠道的商品来降低假货风险,避免购买到假货。其次,消费者应该仔细观察商品的包装、标签和质量,注意是否存在明显的瑕疵或不合理的价格。此外,可以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查看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和经验分享,以了解某个品牌或商家是否存在假货问题。如果发现购买到假货,消费者应立即与商家联系,要求退货或换货。如果商家不予合作,消费者可以向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投诉,并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总之,保持警惕、提高辨识能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应对假货风险。

结语

针对涉案金额未达到立案标准的情况,消费者在购买到假货后,有多种途径解决问题。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消费者应增强对假货的识别能力,通过购买正规渠道商品、仔细观察包装、标签和质量,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了解其他消费者的评价,以降低假货风险。如遇到问题,及时与商家联系并要求退货或换货,如商家不合作,可投诉并考虑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保持警惕、提高辨识能力,并采取相应措施,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假货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章 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第十六条 经营者销售进口商品、收购出口商品,应当遵守本章的有关规定,维护国内市场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三章 标准的实施 第二十五条 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服务,不得生产、销售、进口或者提供。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修订):第二章 标准的制定 第十九条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制定企业标准,或者与其他企业联合制定企业标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