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试用期被辞退需要补偿几个月工资
2023-10-04 06:18:38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分析:一、试用期被辞退补偿几个月工资

1、劳动者因不符合录用条件在试用期被辞退的,用人单位是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如果是非法辞退的,工作不满半年的,支付半个月工资进行补偿。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公司可以随意辞退试用期员工吗

(一)按规定,公司与员工建立劳动关系后,公司想要辞退对方的,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不能随意辞退对方并不支付补偿金。但是,公司认为试用期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以为对方尚未转正,所以随意辞退对方。但是,这种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违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按规定,试用期是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的,亦代表着公司与员工已经确定了劳动关系,应受合同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故公司不可以随意辞退试用期员工。

并且,如果公司辞退试用期员工要按以下规定进行:

1、如果公司确实要辞退试用期员工,应当提供证明资料以证实试用期员工不符合公司录用标准,或者其不符合岗位要求,辞退员工后公司也不需要支付任何赔偿。

2、如果公司未能举证或无故辞退试用期员工的,试用期员工可以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三)对解除试用期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要按以下标准:

1、试用期一个月以上不签合同,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

(四)试用期一个月以上,公司尚未及时跟员工签合同,员工即可以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

2、无故辞退试用期员工,支付员工半个月工资补偿金

公司要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证明试用期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比如因架构调整而解除的,属于违规,那么,此时员工可以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

一般情况下,支付标准是试用期员工半个月的工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