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条件
2023-10-02 23:43:01 责编:小OO
文档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就是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

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是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但什么岗位算是从事公务刑法和其他法律并未说明。此后,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国有控股、参股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国有公司、企业人员的解释》(以下称司法解释),该司法解释规定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有公司、企业人员论。该司法解释同样未明确公务的定义。

因法律规定的模糊,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各类的判例,有的判决国有公司、企业中非从事公务的工作人员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有的判决国有参股公司中的非从事公务工作人员受贿罪等等。

对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笔者认为,应当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类,非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企业中的工作人员。说的直白一些就是纯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或者是无国有参股、控股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等企业中的工作人员,上述这些企业均不属于国有公司或国有参股公司,所以,这些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这里应该注意一点,这些企业中的工作人员不包括《刑法》第163条第三款规定的人员,就是这些工作人员不是被国有公司委派从事公务的工作人员。

第二类,国有公司、企业(包括政府出资参股、控股)中从事非公务的工作人员。《刑法》第163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构成受贿罪的犯罪主体,这就从根本上确立了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非公务的工作人员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

第三,国有公司、企业的子公司(包括参股或控股)中非母公司委派的从事非公务的工作人员。这里涉及委派这个概念,笔者对委派的理解是,国有母公司或者作为股东之一国有公司的委任到控股子公司或者是参股公司担任一定职务的工作人员,一般是有委派公司的委任书。所以,如果不是国有公司委派的从事非公务的工作人员就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举例说明,例如国有公司委派到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从事技术监督、指导的工作人员就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与国有控股、参股的子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工作人员(不是委派的)也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

第四,国有参股但不控股公司的工作人员。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出现了一种较特殊的公司,就是法律授权的政府投资部门与私人资本或者外资合资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在有限责任公司股份中,政府出资但不控股或不相对控股地位。笔者认为,首先,这类公司不应视为国有公司,因为国有资本不占有控股或相对控股地位,所以,不应视为国有公司。其次,《刑法》163条第三款和司法解释都说明的是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国有控股、参股,但未明确说明政府委派的人员也能构成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根据《刑法》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笔者认为在这类企业里工作的人员包括从事公务的人员也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

第五,股票公开上市的国有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从事非公务的工作人员。这类公司无论是国有控股、参股,只要是从事非公务的工作人员均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最后,笔者谈谈自己对“从事公务”这个概念的理解。“公务”笔者理解是从事企业公共管理事务或者从事党政管理工作,在国有公司或者委派到国有控股、参股和非国有公司从事公务的工作人员,应该包括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党委书记或者是总经理等《公司法》规定的高级管理人员,在这些公司里的普通劳动者或者是中层领导干部,或者是从事技术、销售、供应等岗位的领导、指导、监督的工作人员均不应视为从事公务。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在司法实践中认定较复杂,具体是否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犯罪主体还需要根据具体案情确定。

一、简述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

(1)犯罪客体不同。贪污罪的客体是职务行为廉洁性和公共财产所有权;职务侵占罪的客体是职务行为廉洁性和本单位财产的所有权。

(2)犯罪主体不同。贪污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但不包括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