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抢夺弹药罪概述:量刑指南
2023-11-08 03:37:34 责编:小OO
文档

抢夺弹药罪既遂量刑指南规定,抢夺弹药数量达到法定标准五倍以上或具有严重后果等恶劣情节的,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抢劫弹药罪既遂的刑罚则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法律分析

一、抢夺弹药罪既遂量刑指南

1、抢夺弹药罪既遂量刑指南为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抢夺弹药的数量达到法律规定的最低数量标准五倍以上的,抢夺手榴弹的,或者达到规定的最低数量标准,并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等其他恶劣情节的,构成既遂。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抢劫弹药罪既遂是怎么判的

1、根据法律规定,犯了抢劫弹药罪既遂的判刑是:构成该罪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该罪在客观上体现为行为人抢劫弹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三、抢夺弹药罪定刑标准

拓展延伸

抢夺弹药罪的定罪要件及其法律解释

抢夺弹药罪是指在非法占有的目的下,以暴力、威胁暴力或其他方法抢夺他人的弹药的行为。定罪要件包括:一是必须存在抢夺行为,即以非法手段获取他人的弹药;二是需要具备占有目的,即为了获取弹药而实施抢夺;三是必须存在暴力、威胁暴力或其他方法,这是实施抢夺的手段;四是弹药的所有权必须属于他人。根据相关法律解释,对于抢夺弹药罪的定罪要件的解释和适用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证据。法律解释的目的是确保对抢夺弹药罪的定罪具有公正性和合理性,以保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结语

抢夺弹药罪既遂的刑罚量刑标准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抢夺弹药数量达到最低标准的五倍以上或抢夺手榴弹,或者具备其他恶劣情节且造成严重后果,则构成既遂。抢劫弹药罪既遂的刑罚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抢夺弹药罪的定罪要件包括抢夺行为、占有目的、暴力、威胁暴力或其他方法,并确保弹药所有权属于他人。定罪要件的解释和适用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综合考虑案件具体情况和证据,以确保定罪具有公正和合理,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三十八条 盗窃、抢夺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2修正):第二章 职权 第十条 遇有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四章 狱政管理 第三节 戒具和武器的使用 第四十六条 人民警察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执勤人员遇有下列情形之一,非使用武器不能制止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

(一)罪犯聚众骚乱、暴乱的;

(二)罪犯脱逃或者拒捕的;

(三)罪犯持有凶器或者其他危险物,正在行凶或者破坏,危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

(四)劫夺罪犯的;

(五)罪犯抢夺武器的。

使用武器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告情况。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