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警惕诈骗与敲诈勒索,防范经济损失
2023-11-12 13:03:27 责编:小OO
文档

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手段和受害人的主观状态:诈骗罪强调虚构、隐瞒,受害人是自愿交出财物;而敲诈勒索罪强调威胁、要挟,受害人是被迫交出财物。

法律分析

1、客观表现不同:诈骗罪在行为上着重于“骗”,即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而敲诈勒索罪强调“敲”,即实施了威胁、要挟、恫吓等行为。2、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不同:诈骗罪受害人是受到欺骗后“自愿”交出财物;而敲诈勒索罪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财物。

拓展延伸

加强防范意识,保护财产安全

《加强防范意识,保护财产安全》是一个重要的主题,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中,诈骗和盗窃等犯罪行为层出不穷。为了保护我们的财产安全,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首先,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防范意识,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和盗窃方式,并学习如何辨别真伪和保护个人信息。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家庭和社区的安全措施,如安装安全门锁、安装监控摄像头等,以防止不法分子的入侵。此外,与邻居和社区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相互关心和交流,也能增加安全感。最后,如果发现可疑行为或遭遇诈骗,应及时报警并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打击犯罪行为,保护我们的财产安全。通过加强防范意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社会的财产安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结语

加强防范意识,保护财产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在行为和受害人主观状态上存在明显差异。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和盗窃方式,加强自身的防范意识至关重要。同时,加强家庭和社区的安全措施,与邻居和社区居民建立良好关系,共同打击犯罪行为。发现可疑行为或遭遇诈骗,应及时报警并与相关部门合作。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