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怎样为家属申请取保候审?
2023-11-12 12:05:55 责编:小OO
文档

申请取保候审的流程简单,家属可以代为申请,符合条件的嫌疑人可以获准取保候审,条件包括可能被判拘留、管制或其他附加刑,且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更容易办理取保候审的情形包括主动认罪、孕妇、积极承认错误并承担责任、重病危及生命、未通过暴力犯罪、可能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

法律分析

一、家属怎样申请取保候审

1、取保候审的办理流程很简单,只需要写一份申请书,并将申请书交到被保人拘留所在地即可,可能是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例如:被公安机关拘留的,将申请书交到公安机关就可以了。

2、一般来说,嫌疑人在被拘留之后其家属就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当然也可以自己提交申请,缴纳保证金或者提供保证人之后,承诺违反了规定愿意承担相应的惩罚的,即可取保候审。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二、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哪些

1、只有符合以下条件的才能申请取保候审:

(1)可能将会被判处拘留、管制或其他的附加刑的;

(2)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其他更重的处罚的,采取取保候审的行为不会导致其危害社会的。

2、以下几种情形更容易办理取保候审:

(1)主动认罪的;

(2)孕妇;

(3)积极承认错误并且积极承担相应责任的;

(4)身患重病,有可能危害到生命的(在实际生活中,只有重病到危及生命的,才可能批准)

(5)案件中并没有通过暴力犯罪的;

(6)可能被判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

拓展延伸

家属如何正确申请取保候审并确保申请成功

家属在申请取保候审时,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申请的成功。首先,家属应该咨询专业律师,了解取保候审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流程。其次,家属需要准备必要的材料,如申请书、担保书、身份证明等。在填写申请书时,要清晰地陈述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案件事实、取保候审的理由和保证人的担保意愿。此外,家属还需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被申请人不会逃避法律追究或对社会造成危害。最后,家属应及时提交申请,并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审查工作。通过以上步骤,家属可以增加取保候审申请的成功率,并为被申请人争取到合法的权益保障。

结语

家属在申请取保候审时,需按程序操作,咨询专业律师,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准备必要材料,如申请书、担保书、身份证明等。清晰陈述被申请人基本情况、案件事实、取保候审理由和保证人担保意愿。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被申请人不会逃避法律追究或对社会造成危害。及时提交申请,并配合调查审查工作。通过以上步骤,增加取保候审申请的成功率,为被申请人争取合法权益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五十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无固定住所、无法提供保证人的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应当指定合适成年人作为保证人,必要时可以安排取保候审的未成年人接受社会观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