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期并非就业,与劳动关系无关,合法合理。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试用期最长六个月,根据合同期限不同而定。同一单位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或以完成任务为期限的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被视为劳动合同期限的一部分,单独约定试用期的合同无效。
法律分析
实习期是学生在校期间,到单位的具体岗位上参与实践工作的过程,实习期并不视为就业,实习生也未和劳动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所以实习期完还有试用期,并没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既合法又合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拓展延伸
实习期满后的试用期有哪些规定和注意事项?
实习期满后的试用期是一种用于评估员工适应公司环境和工作表现的阶段。在试用期内,公司会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能力和适应度来决定是否正式录用。在试用期满后,通常会有一些规定和注意事项需要遵守。首先,员工应了解试用期的时长,通常为3到6个月。其次,员工应明确试用期结束后是否会有薪资、福利或职位调整。此外,员工还应了解试用期期间的工作要求和绩效评估标准。在试用期结束前,员工应积极争取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与上级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总之,对于实习期满后的试用期,员工应积极适应工作环境,努力展示自己的能力,以争取获得正式职位。
结语
实习期和试用期在法律上是合法且合理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其最长期限为六个月。试用期是用于评估员工适应公司环境和工作表现的阶段。在试用期满后,公司会根据员工的表现来决定是否正式录用。因此,实习期和试用期的设立符合法律法规,对于员工来说,要积极适应工作环境,展示自己的能力,争取获得正式职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九条 【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及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