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缓期执行是对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判处死刑后,宣告缓期执行的措施。期满后,根据犯罪情节,可以减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或者执行死刑。累犯和严重犯罪分子可能面临限制减刑,而贪污贿赂犯罪分子在缓期执行期满后可能被判终身监禁。
法律分析
一、什么是死刑缓期执行
1、死刑缓期执行,是指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即死刑缓期执行,又称死缓。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死缓的适用对象及核准程序】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二、死缓期满会有哪些后果
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死缓变无期)。
2、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死缓变有期)。
3、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死缓变死刑)。
4、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5、限制减刑: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6、终身监禁:因贪污贿赂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拓展延伸
死刑缓期执行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死刑缓期执行的法律规定是指在判决死刑后,根据特定条件和程序对死刑的执行进行延迟或暂缓的安排。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对于死刑缓期执行的规定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法律规定了缓期执行的条件和程序,例如,被判死刑的人可能被允许提起上诉或申请特赦、减刑等。此外,法律还可能规定了缓期执行期限的长短以及相关的监管措施。死刑缓期执行的法律规定旨在保障被判死刑者的合法权益,并给予他们一定的机会争取生存的可能性。
结语
死刑缓期执行是指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宣告缓期执行的一种安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限为两年。在这期间,根据个人表现和情节严重程度,可能会有不同的后果,如减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对于故意犯罪情节恶劣者,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可能会执行死刑。此外,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会重新计算,限制减刑的情况也可能适用。终身监禁则适用于贪污贿赂犯罪的死刑缓期执行者。死刑缓期执行的法律规定旨在保护被判死刑者的权益,并提供争取生存机会的可能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六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的,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五十一条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