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春季养生注意养哪个脏腑
2024-02-19 00:04:51 责编:小OO
文档

春季应该养护肝脏:

1. 春季气候适宜,肝脏代谢能力提高,应注重肝脏保健和调理。

2. 多吃新鲜蔬菜,特别是苦味蔬菜,减少高脂、高糖等食物的摄入,有助于清热解毒,养肝护肝。

3. 适度运动,如慢跑、散步等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抵抗力,对肝脏的养护效果颇佳。

4. 调整心态,保持积极心态,不要过分焦虑、紧张,才能在养肝效果上达到更佳的效果。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之春养肝秘籍!

中医认为,春季是养肝的大好时节,“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春季 养生 以养肝为先,传统中医认为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属木性,因而春气通肝。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趁势养肝可避免暑期的阴虚。

春季易使肝旺。而肝脏在人体内是主理疏泄与藏血为主,在中医理论中,肝开窍于目,若肝血不足,则易使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肝对于精神来说其实很重要,失眠多梦,睡眠不足,这个跟肝有一定关系,因为肝气不疏的人会表现为肝气失调,失调了以后会影响到睡眠,造成有肝火,因为肝火大了人睡眠就容易难以入睡,睡眠不好的情况下就造成睡眠不足了,第二天可能工作学习精力也不足了。

此外,中国近五千年灿烂的医药文化在保健 养生 方面早已精辟地提出了“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等经典思想。因此,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未病先防,有病防变”加强对肝脏的保健正当其时。

可以从精神、饮食、运动三大方面来配合养肝。

1.养肝先要睡得香

养肝重在睡眠。现代人阴阳颠倒的生活习惯对于肝脏的损害尤其严重。一般熬了夜的多双目赤红,这是肝火上升的症状。长期如此,必然伤肝。

《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而在春季应“夜卧早起”。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抵御春季多种传染病的侵袭。“

2. 减酸增甘宜平补

《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饮食以平补为原则,重在养肝补脾。又因酸味入肝,为肝的本味,若春季已亢奋的肝再摄入过量的酸味,则造成肝气过旺,而肝克伐脾就势必伤及脾脏。脾又与胃密切相关,故脾弱则妨碍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甘味入脾,较宜补益脾气,脾健又辅助于肝气。故春季进补应如唐代百岁医家孙思邈所说:“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为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养肝脾两脏,对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小孩在生长发育中脏腑还没有发育完全,脏腑娇嫩,多热症,多实症,在这个季节很容易上火,要少吃油腻和肉类,多吃蔬菜和水果。

适合春季吃的食物:

韭菜。被誉为“起阳草”。《本草纲目》:“韭叶热根温,功用相同,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乃肝之菜也。”春天适量吃些性温的韭菜,可起到补人体阳气,增强肝和脾胃功能的作用。

3. 坚持运动健身心

清晨、傍晚及节假日,可漫步于芳草小径,舞拳弄剑于河畔林间,或去郊外踏青问柳,游山戏水,赏花行歌,登高望远,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人天合一,无形之中增强了心身 健康 。

另外,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对于肝脏的保健也是必不可少的。老百姓平时常说“火大伤肝”,“怒伤肝”,“肝火太旺”,其实都是在说情志过度刺激会使五脏之气平衡协调的关系受到破坏。故而,春天应顺应阳气升发的自然规律,方可使肝气顺畅条达。这就要求大伙儿要学会自我和驾驭好情绪,心胸开阔,遇到不快的事要戒怒,并及时进行宣泄,防止肝气郁结。平时要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多些兴趣爱好。

春季 养生 粥

1. 枸杞粥:枸杞30g,大米60g。先将大米煮成半熟,然后加入枸杞子,煮熟即可食用。特别适合那些经常头晕目涩、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等症病人。肝炎患者服用枸杞粥,则有保肝护肝、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良效。

2. 枸杞、大枣、山药熬粥:此粥能够达到养肝、补血,还能够健脾,造湿都可以。

3. 猪肝绿豆粥(羊肝更好):新鲜猪肝100g,绿豆60g,大米100g,食盐、味精各适量。先将绿豆、大米洗净同煮,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成熟之后,再将切成片或条状的猪肝放入锅中同煮,熟后再加调味品。此粥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美容润肤,可使人容光焕发,特别适合那些面色蜡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的体弱者。

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分别适合养人身体的哪些器官?

春季养肝胆,夏季养心脏,秋季养肺部,冬季养肾。具体如下:

春天:对应的是肝胆,因此应抓紧时间排肝胆的毒。肝胆积毒,就会影响疏泄功能,表现为面斑、指甲发暗、乳腺增生等,饮食上可用春茶、春天的蜂蜜、柠檬、竹笋、芦荟、以蒿子秆为代表的各种青菜来疏肝利胆,多喝水也有效果。

夏天:对应的是心,排心火毒最重要。心火旺表现为口舌生疮、心烦、失眠,应该多吃点苦味食物,如苦菜、苦瓜;也可用竹叶5克或莲子心2~3克泡水喝,目的是通过小肠经利尿,将火排出去。需注意的是,竹叶、莲子心的寒性大,不能喝太多,以免伤到脾胃。

秋季:对应的是肺,排肺毒最当令,也叫气毒,表现为呼吸不畅、胸闷、咳痰,应多做深呼吸,以排出肺内的浊气。清晨天刚亮,正是肺经“值班”的时间,这时站在阳台上,舒展肢体的同时做做深呼吸,很有益处。

冬天:与肾相对应,要排肾毒。肾是产生尿液的脏器,排肾毒就是排尿毒。由于天气寒冷,人一般懒得动、喝水少,容易积累尿毒,表现为小便少且颜色深。傍晚5~7点是肾经“值班”的时段,这段时间必须喝水,以冲洗膀胱、肾这个“生理马桶”,能预防泌尿系统结石。

拓展资料

《黄帝内经》提到“故智者之生也,必须顺四时而避寒暑”,即是说,人体应顺从四季阴阳寒暑的规律,才能健康长寿。中国女医师协会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韩萍表示,健康管理是一项贯穿全生命周期的行为。想要获得身心健康,就要顺从人生的“春夏秋冬”。

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营养是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如果不注意饮食,将直接影响或阻碍正常发育,甚至使体型和容貌都会受到损害。如今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营养不良已经非常少见。饮食过于精细、零食不间断等问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胖墩儿。

青壮年也应关心自己,不要认为自己年轻就“挥霍”健康。坚持每年体检一次,努力做到“四十指标都正常”。积极锻炼,减少久坐;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培养兴趣爱好,减少不必要的交际和应酬;注意排解压力,不要自己硬抗;及时发现身体不适,尽早诊断治疗,防微杜渐,调整生活方式。

中年人的脏腑功能逐渐衰退,肌肉量流失,骨密度下降,逐步进入更年期,迈向老年阶段。对于中年女性来说,激素变化、潮热等绝经前的变化会导致睡眠困难、抑郁症、经前期综合征等症状。离退休也是生活中的一次重大变动。

秋收冬藏,步入老年后,所有的器官都在发生功能性退化,人体代谢相对缓慢,各种疾病也陆续找上门。在整个“冬季”,大多数老人都会在疾病和不健康的状态下度过,带病生存成为一种常态。67岁到88岁,要避免操劳,管好慢病,并非易事。

参考资料   人民网     人生四季的养生经

护肝先养血之春季五脏养生

护肝先养血之春季五脏养生

  虽然已过立春,但天气仍较为寒湿。医生提醒,身体正处于慢慢回升阳气、舒张的时候,尽管天气寒湿,也不能“放开胸怀”进食煎炸、火锅等一些上火的食物。春属木,根据五行与五脏的对应,肝又对应着木,因此养生与春天需相适应,应以护肝为主。过食上火的时候,让肝火更为旺盛,人的情绪波动大不利于健康。

   护肝先养血 养血需休息

  人们注重以“吃”来养生,却忽略了养生最根本的“休息”。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医师蒋敏玲指出,因工作生活节奏的不规律,晚睡成了健康的杀手。从中医上说,气血是人活力的来源,其中肝藏血,在凌晨1~3时是它的休息时间,如果人不休息,脏腑也会负荷过重,影响了气血的生化。

  此外,用眼过度也会对肝造成伤害。建议眼睛对着电脑45分钟后,闭目养神5分钟。泡一杯枸杞菊花茶饮用可改善眼累干涩的情况。

   吃肝可补肝 “三高”需谨慎

  民间流传着“以形补形”的说法。张女士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疑问,既然春日要护肝,能否多吃猪肝鸭肝来养护肝脏呢?广西名中医邱全表示,中医确实也有以形补形的说法,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多吃肝脏。

  邱全指出,如今患“三高”的人较多,而肝脏本身的胆固醇含量比较高,这种情况下,“三高”的患者就不适合吃肝养肝了,因为肝脏会使高血脂血压增高。

   上火食物会影响肝功能

  黄女士因无法适应已经入春后仍寒湿的气候,以火锅、煎饼等热乎乎的食物为主,不料,很少上火的她连吃了三日后开始牙龈肿痛。无独有偶,近日来,医院中医科里多了不少高血压、脾胃病、咽喉疼痛的患者。蒋敏玲说,入春后,从中医上说,就到了护肝的.季节,但由于桂林天气仍较为寒湿,不少市民仍喜食火锅、煎炸食物等“上火”食物,造成肝气更旺盛。

  中医强调要顺势而为,在春天阳气生发的时候,如果不遵循规律来养生,体内的阳气就会被抑制,气机不畅,各种邪气乘虚而入,再加上饮食不当,容易“上火”,出现眼睛红肿疼痛,咽喉肿痛,牙龈出血肿痛,大便干燥等。

  另一方面,据邱全介绍,木需要土来供养,五行中,脾胃属土,肝主疏泄属木,因为饮食不当,边吃热乎的食物边饮用饮料容易造成脾胃不适,这时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使人易怒,情绪起伏大,因此,不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随情绪而起伏。

   少吃酸食 宜吃淮山大枣

  邱全建议,如想暖和身体,火锅的锅底可以以菌汤为主,或者熬制百合老鸭汤,养阴护肝。从五味与五脏的关系看,酸入肝,当肝的功能旺盛,如果再多吃些酸味食品,肝气更加旺盛,会导致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影响人体健康。因此要少吃酸味食品,以防肝气过盛。春季宜吃甜品食物,以健脾胃之气,如大枣,性味平和,可以滋养血脉,强健脾胃。山药也是春季饮食佳品,有健脾益气、滋肺养阴、补肾固精的作用。

  除了饮食,一些养生保健方法也有不错的效果。对于老年人,保暖最重要。桂林市意喜养生堂堂主周意喜解释,老年人裹藏了一个冬季,初春散发阳气又遇湿寒,阳气不如青壮年,内热外冷的时候需要补充更多的热量。

  他建议晚上泡脚时,放入一些姜蓉,增补阳气(能量)。蒋敏玲建议不妨多拍打肝胆经,按揉足三里。拍打肝胆经方法是:手握拳沿着大腿外侧稍用力有节奏地拍打。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