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春季养生首重五脏
2024-02-19 00:29:08 责编:小OO
文档

春季养生适合养肝脏:

1. 春季养肝:五脏对应四季,春季适合养肝,因为春天气温回暖,万物复苏,肝气旺盛。

2. 肝脏功能:肝主疏泄全身气机、藏血、主宗筋。肝气旺盛可改善失眠、口舌生疮等问题。

3. 养肝方法:调整饮食起居,保证充足睡眠,起早运动,保持心态平和等。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春季养生首重是五脏

春季养生首重是五脏

  面色无华、晦白或灰暗、肌肤粗糙、斑点多多,往往缘于五脏功能失调。就算是再高明的美容师,恐怕也难掩憔悴之态。因此,要想养颜美容,首先应调理内在的生理功能,这样才能使容颜不衰。

   补心:让面色红润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即心气能推动血液的运行,从而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而面部又是血脉最为丰富的部位,心脏功能盛衰都可以从面部的色泽上表现出来。心气旺盛,心血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若心气不足,心血少,面部供血不足,皮肤得不到滋养,脸色就会苍白晦滞或萎黄无华。

  方法:可将桂圆肉和莲子肉加入米熬粥,常服此粥可养心补血,润肤红颜。或是一天吃20颗红枣,几个星期之后你就能见到容不光焕发的自己了。

   润肺:帮助肌肤保湿

  肺主皮毛。人体通过肺气的渲发和肃降,使气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则肌肤干燥,面容憔悴而苍白。肺虚的人,皮肤干燥而没有光泽、面容憔悴。

  方法:若能善用润肺的中药,如百合、灵芝、杏仁、桑叶等,会帮助皮肤活化。很多感冒发烧的人病后都会出现面容憔悴、失眠多梦的后遗症,百合有较好的恢复作用。

   补肝:润肤去斑

  肝主藏血,主疏泄,能调节血流量和调畅全身气机,使气血平和,面部血液运行充足,表现为面色红润光泽。若肝之疏泄失职,气机不调,血行不畅,血液淤滞于面部则面色青。肝血不足,面部皮肤缺少血液滋养,则面色无华,黯淡无光,两目干涩,视物不清。

  方法:对肝脏失调者,中医提倡食用“银杞菊花粥”。其做法为将银耳、菊花和大米熬粥,然后放入枸杞和适量蜂蜜。

   补脾:恢复肌肤弹性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运、则气血旺盛,表现在肌肤上则会使皮肤柔润,减少皮脂溢出,保持皮肤弹性,有防止皮肤衰老的作用。反之,脾失健运,气血津液不足,则不能营养颜面,其人必面色黯淡,肌肤粗糙、没有光泽。

  方法:脾虚的人应多服山药、茯苓、甘草、薏仁、山楂等,可以改善肌肤粗糙。让肤质更细腻。

   补肾:去皱,抗衰老

  肾主藏精。肾精充盈,肾气旺盛时,五脏功能也将正常运行,气血旺盛,容貌不衰。当肾气虚衰时,人的容颜黑暗、鬓发斑白、齿摇发落、未老先衰。肾阳虚体质则会导致身体的退化,在皮肤方面容易让肌肤呈现老化的状态,所以皱纹、黯沉都表现在脸上。

  方法:对于肾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其容颜最易受损,可多食服芝麻、核桃等,使皮肤变得润白、丰润。除了美容外,还能帮助毛发生长发育。可用补肾阳方面的中药,如桂皮、艾叶等来改善肌肤,以达到除皱、青春永驻的效果。

   春季饮食五色食物养五脏

   养心对应食物颜色:红色

  红色食物包括胡萝卜、番茄、红薯等。按照中医五行学说,红色为火,故红色食物进入人体后可入心、入血,具有益气补血和促进血液、淋巴液生成的作用。此外,红色食物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富含番茄红素、丹宁酸等,可以保护细胞,还能为人体提供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增强心脏和气血功能。

   养脾对应食物颜色:

  五行中为土,因此,食物摄入后,营养物质主要集中在脾胃区域。如南瓜、玉米等,常食可对脾胃大有裨益。食物中维生素A、D的.含量均比较丰富。维生素A能保护肠道、呼吸道黏膜,减少胃炎等疾患发生。维生素D有促进钙、磷元素吸收的作用,能壮骨强筋。

   养肝对应食物颜色:绿色

  绿色入肝,多食绿色食品具有舒肝强肝的功能,是人体“排毒剂”,能起到调节脾胃消化吸收的作用。绿色蔬菜含有丰富的叶酸,而叶酸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可有效消除血液中过多的同型半胱氨酸,保护心脏健康。

   养肺对应食物颜色:白色

  白色在五行中属金,入肺,利于益气。大多数白色食物,如牛奶、大米和鸡鱼类等,蛋白质成分都较丰富,经常食用能消除身体疲劳。此外,白色食物还是一种安全性相对较高的营养食物。因其脂肪含量比红色食物肉类低得多,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食用白色食物会更好。

   养肾对应食物颜色:黑色

  黑色食物是指颜色呈黑色或紫色、深褐色的各种天然动植物。五行中黑色主水,入肾,因此,常食黑色食物可补肾。

  四季节气与人体的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才会有季节性高发疾病一说。不如就从春天开始制定你的健康计划吧。

春季如何调理五脏

摘要:春天来了,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如何调理养生?春季五脏调理要从饮食、情绪、运动这三方面来入手。如,春季养心饮食方面要多吃豆类、干果、全麦食品等;情绪方面要注意不要大喜,欢喜过度损伤心气;运动方面可以选择散步、做操的方法。接着,春季养肝、养脾、养肺、养肾要怎么调理呢?下面,就详细来了解下吧。

春季养心

春季气候多变,一会温度变高一会温度又贬低,而且气候也较为干燥,人体血液的粘稠度就会增加,导致血液流动慢,这个时候就要注重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要定时测量血压,一旦发现有头昏、头痛、气短等情况出现,就要及早就医,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保暖,尤其是头部和脚部。另外,早晨起床的时候要慢一些,而且晨起的时候要喝一杯白开水来调理身体。

饮食对于心脑血管病人来说,日常要管住自己的嘴。饮食要以清淡、均衡、适度为原则,适当摄取动物脂肪和蛋白质。主食宜选择粗粮及粗纤维食物,防止大便秘结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保证足够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摄入。多食豆制品有利于胆酸排出,使胆固醇合成减少。还宜多吃鱼,因为鱼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血液的稠黏度,防止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忌暴饮暴食,特别是过量的饮酒,是心脑血管病引发的重大诱因,应高度警惕。

(1)豆类

豆类中含有镁离子和叶酸。镁离子能够降低人体血压,叶酸则可以减少体内“同半胱胺酸”——这种会将心脏病的发作风险提高的氨基酸的浓度。研究还发现,深色豆子中的这些成分含量尤为丰富,如黑豆、红豆等。

(2)干果

干果中的核桃含有大量的植物甾醇,而这种成分能够减少人体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同时,核桃中还含有能够预防血栓的Omega-3脂肪酸、维生素E、纤维素、钾、蛋白质等。所以,为了心脏的健康,建议大家每周吃5次核桃、大杏仁、开心果或者腰果。

(3)橄榄油

橄榄油中多酚、不饱和脂肪、维生素E的含量都极为丰富,对心脏的健康极有好处。其中的多酚是一种能够防止体内有害胆固醇氧化而伤及心脏的抗氧化剂。因此,无论是炒菜,还是拌沙拉,橄榄油都首选食用油。如果可能,最好选用多酚含量更多的特级初榨橄榄油。

(4)全麦食品

全麦食品可以对阻塞动脉的胆固醇来一次大扫荡。这是因为全麦食品中的β葡萄糖可以降低体内胆固醇含量,其中燕麦对预防心脏病的效果更好。

(5)鱼油

无论是罐装鱼油颗粒,还是新鲜的富含鱼油的鱼类,如野生的三文鱼中就含有极其丰富的OMEGA-3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可以有效的保护心脏,稳定心律,降低血压,遏制心血管炎症,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专家建议,每人每周可吃富含鱼油的鱼类2—7次。

情绪喜伤心。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如《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是典型的喜伤心病。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是情志思维活动的中枢。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现,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身体疲劳。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有高兴的事可使人精神焕发。但欢喜过度,则损伤心气,如人们常说的“乐极生悲”就是这个意思,在《淮南子·原道训》中也有“大喜坠慢”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从而出现失眠、健忘、心悸等,特别是一些心脏不好的人,过度兴奋就会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喜乐应适度,喜则意和气畅,营卫舒调,过度就会伤身。

运动(1)散步

最好的散步的时间应在下午3点到晚上9点,并把这个时间固定下来。每次散步应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比如每天走2~3公里,不要今天高兴了就走三四公里,明天有事要办或心情不好就停下了,这样很难给身体带来规律的刺激。而且散步时要注意抬头挺胸,大跨步前进,两臂要自然地大幅摆动起来,这样还可以改善身体的疼痛症状。

(2)做操

两腿徐缓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两臂向两侧下落,两掌扶于膝关节上方,肘关节微屈,小指侧向前,目视前方。再将身体重心向上稍升起,而后右移,上体先向右倾,随之俯身;目视右脚。上动不停。身体重心左移;同时,上体由右向前、向左旋转;目视右脚。然后,将身体重心右移,成马步,同时头向后摇,上体立起,随之下颌微收;目视前方。换个方向,再做3遍。

春季养肝春季要注意养肝护肝,这样能够让你的身体一直处在很好的状态。春季养肝的宗旨是,若你属于肝火旺盛的人,就要做到省酸增甘;若你属于肝气过少的人,那就要少吃酸性食物。另外,在春季还应当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做到多动少坐,按时休息。这样才能更好的养肝护肝。

饮食(1)水煮萝卜

准备的菜肴比较丰盛,可以做个水煮萝卜汤,不仅可以去除油腻,还能加快消化,能够养胃,养肝护肝的效果更佳。白萝卜被称为“小人参”,春天多吃些对身体较好。

(2)拌萝卜丝

准备一根新鲜白萝卜,洗净切成丝状,撒上适量的盐,等上5分钟挤干水分。放入葱、蒜、香菜,加入调味料和辣椒油,搅拌即成。这个菜十分爽口,可以健胃消食。

(3)生姜

研究表明,生姜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能够散热退烧。俗话说的好“晨吃三片姜,赛过人参汤”,春天容易感冒,吃生姜能够有效治疗感冒,还有一定的抗衰老成分。

(4)虾仁韭菜

准备新鲜虾仁30g,韭菜250g,将锅里倒入植物油,油热了之后下虾仁,之后加入韭菜一同炒,放入调味料调味即可。虾仁富含钙质,这道菜有补肾益气的功效。

情绪怒伤肝。中医讲,肝气宜条达舒畅,肝柔则血和,肝郁则气逆。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肝失条达,肝气就会横逆。有些人发怒后,常感到胁痛或两肋下发闷而不舒服就是这个原因,中医称其为“肝气横逆,克犯脾土”。经常发怒的人也易患上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等,《三国演义》中周瑜就是因生气吐血而亡。因此,我们要尽量戒怒,这样才有利于健康。

运动(1)晒眼养肝

中医讲,肝开窍于目。所以,如果肝脏受损,就会让眼睛觉得干涩、困乏。反之,养好眼也能护肝。春天的阳光温暖却不强烈,建议人们可以全身放松,面对太阳,闭上眼睛,让玻璃窗和眼睑滤去过于强烈的太阳射线,使温热的阳光透进眼球,同时转眼珠,先顺时针方向缓缓转10次,再逆时针转10次,每天持续15分钟即可。

(2)压护肝穴

双手相叠,擦两乳间的膻中穴,上下往返30次,可舒畅气机,刺激胸腺,增强免疫力。或者也可以两拳松握,捶击两小腿上部的足三里穴,可补肾强肝,固护脾胃。

(3)做操护肝

干洗腿,两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向下摩擦到脚踝,然后再往上到腿根。或也可揉腿肚,即以两手掌夹紧一侧的小腿肚,旋转揉动。

(4)卧姿养肝

春季宜早睡早起,睡觉最好能头东脚西,仰卧而睡。同时,还可在睡前做做吞津运动,每天一次。另外,按摩两胁(即两肋外侧)自然站立,两手分别反复摩擦两肋外侧,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

春季养脾春季湿气重,容易损伤脾胃。很多人在春季就会遇到腹胀、腹泻、厌食等这些不适症状,这是因为脾胃伤着了,此时我们应该多喝点蜂蜜,可以补中益气,并调养脾气虚弱的体质。另外,还应该在早餐的时候喝一杯牛奶,并在空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及加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和吸收。

饮食(1)蜂蜜

中医认为蜂蜜味甘,性平,具有润肠通便、润肺止咳、补脾缓急的功效,对津亏肠燥便秘、脾胃虚弱胃痛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2)牛肉

中医认为,牛肉性平,味甘,具有益气血、补脾胃的功效,久病脾虚患者、大便泄泻、气短乏力的人,用牛肉炖汁服用,或者喝牛肉粥都能够调理脾胃。

(3)红枣

中医认为,红枣性温,味甘,具有养血安神、补益脾胃的功效,对脾胃虚弱、容易疲乏、身体无力、大便稀的患者大有裨益,但是便秘、湿热、气滞体质的患者不宜吃大枣。

(4)鲫鱼

中医认为,鲫鱼性平,味甘,早有书籍记载鲫鱼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因此,脾胃虚弱的朋友可以吃些鲫鱼健脾。

情绪思伤脾。思就是集中精力考虑问题。如思虑过度,精神受到一定影响,思维也就更加紊乱了。中医认为“思则气结”,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等,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症状,与脾有一定的关系。

运动(1)动动脚趾

中医认为,如果你的脾胃健康、脾胃功能强的话,站立时用脚趾抓地会很牢固,反之,如果你的脾胃功能不够好,脚趾抓地就无力,想要锻炼脾胃,就可以试试通过锻炼脚趾的方法,这个方法很简单,站着、坐着都可以做,站立或坐好时,双脚放平在地面上,要紧紧贴着地面,然后脚趾抓地、放松,交替的进行,时间不计长短,随意进行锻炼。这种方法能达到健脾的原因是,一松一紧的脚趾锻炼可以刺激到小腿的脾经。

(2)按摩肚子

有很多脾经的穴位是在我们的肚子上,它们一般在我们人体前正中线旁开4寸的地方,如果按压这个位置会感到疼痛的话,那么,你的脾多不健康。按摩腹部可以疏通脾经,增强脾功能,具体的做法是:仰卧在床,肚脐为中心,摩擦双手,待双手温热时,用手掌顺时针旋转、按摩20次,按摩不宜太重,太重了肚子会难受,当然也不能太轻,太轻按摩就没有效果了,根据自己的感觉把握力度。另外,做仰卧起坐也是不错的方法,而且也很简单,只要每天早起、入睡前做20到40个仰卧起坐就可以了,这样做的原理与按摩腹部是一样的。

(3)按摩小腿

小腿上有很多穴位,有些穴位在脾胃经上,比如常见的阴陵泉穴和足三里穴,因此按摩小腿也是一个不错的养脾方法。按摩的时候要从上到下,慢慢按摩,同样,按摩力度不能太重,也不要太轻,以自己的能够承受的力度为佳,最好能每天坚持睡前按摩3次,要注意刚吃完饭饱腹时、或者很饥饿的时候不要按摩。

(4)蹲马步

扎马步是古人练功的基本功,也是很多运动的基本功,其实,蹲马步可以强化下半身肌力,巩固下盘,可以帮助我们健脾胃。

蹲马步时双脚打开,距离为我们肩宽的两倍,双手扶住膝盖,微蹲马步,上半身要保持挺直,身体上下浮动,蹲的最低点,以我们的膝盖不超过脚尖为标准,每次做1-2分钟。

春季养肺春季的气温很不恒定,总是变化很快,而且空气也是污浊的,这个时候的我们要重视对肺部的调养,此时应该远离药补,选择食补,比如说多喝杏仁粥、萝卜饮以及杏仁雪梨山药糊等,这些食物对于滋补肺脏效果确实是蛮好的。

饮食(1)银耳

银耳是具有润肺化痰的效果,在秋季如果发现有肺燥口干咽干等症状,可以喝银耳羹,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滋阴润肺的效果,还可以改善口干咽干等症状。

(2)杏仁

杏仁是具有止咳平喘利肺的作用,大家可以吃杏仁豆腐,将杏仁用沸水浸泡去皮,然后磨成杏仁浆,煮沸之后可以再加入豆腐然后再加入冰糖,能够有效的缓解咳嗽以及气喘等症状。

(3)燕窝

燕窝是具有养阴润肺的作用,还具有止咳的效果,如果发现有肺热咳嗽等症状,大家可以吃燕窝羹,将燕窝用水泡软洗净,用水煮大约40分钟左右,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4)雪梨

雪梨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苹果酸以及柠檬酸,具有生津润燥的作用,在秋天以及春天等干燥季节也可以食用雪梨,能够有效的改善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5)萝卜

生吃萝卜是能够改善肺热咳嗽等症状,还能够有效的改善口渴的症状,可以将萝卜还有甘蔗莲藕等一起榨汁饮用,润肺止咳的效果会更好。

情绪忧伤肺。忧是与肺有密切相连的情志,人在忧伤时,可伤及到肺,出现气短、干咳、咯血、音哑等。悲是忧的进一步发展,悲是由于哀伤而产生的一种情态,表现为面色惨淡,神气不足。忧与悲损都会伤及到肺,所以有“过悲则伤肺,肺伤则气消”的说法。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整日郁郁寡欢、悲悲切切,最终因肺病而死,就是大悲伤肺的最好的证明。

运动一天中养肺的最佳时间是早7点~9点,这时肺脏功能最强,最好此时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强健肺功能。而要想促进肺功能,最根本的就是全面增强体质,坚持锻炼身体。

步行是最简便、安全的运动,体质较弱者可以从慢速散步开始,每日步行500~1500米,开始时可用自己习惯的速度走,然后用稍快的速度,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锻炼的时间。

每天锻炼半小时左右,也可隔天锻炼一次,每次锻炼一小时以上。另外,上下楼梯、慢跑、太极拳等运动也对肺功能有益。

“健肺气功”:晚餐1~2小时后,先慢走10~15分钟,然后找一处环境安静、相对开阔的地方,站定后全身放松,两眼徐徐向前平视,双足迈开与肩同宽,双掌相搭掌心向上,放于肚脐下3公分左右的位置,吸气时收腹,再缓缓呼气放松。如此练习半小时,对健肺很有帮助。

春季养肾如果有肾虚的症状,那么在春季最好进行调养肾脏。此时患者可以适当多吃一些韭菜,因为韭菜具有强肾固本的功效,不过韭菜容易上火,不可一次性吃得太多。另外,还可以在空余时间按摩一下脚心的涌泉穴,这样可以很好的强肾滋阴降火。

饮食(1)干贝

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

(2)鲈鱼

又称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

(3)山药

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4)枸杞子

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年女性肾虚之人,食之最宜。

(5)黑芝麻

黑芝麻性平味甘,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对因肝肾精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白发、脱发、腰膝酸软、肠燥便秘等有较好的食疗保健作用。

(6)核桃

核桃有补肾固精、利尿消石、润肠通便、温肺定喘的作用,常用于肾虚腰痛、尿路结石等症。

(7)黑豆

黑豆被古人誉为肾之谷,味甘性平,不仅形状像肾,还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患者。

情绪恐伤肾。恐是因精神过度紧张而造成的胆怯。惊是突然遇到事情的变故,导致精神上的紧张。如突临危难,突然打雷等,都可发生惊吓。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聋、头眩、阳痿,甚至可致人死地,如老百姓常说的“吓死人”、“吓得屁滚尿流”。那惊恐与肾又有什么关系呢?肾藏精,主生殖系统,即为生命的发动机,古代医家称肾为“先天之本”。突受惊吓而当场目瞪口果、手足无措的人,大都因心气逆乱,心血受损,导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的缘故。因此,治恐当补肾,治惊应安神。

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正常的精神活动,对身心健康是有好处的。但异常的精神活动,就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失衡,从而引发疾病。因此,要想拥有一个好身体,就要善于情志调摄。

运动(1)踢毽子

提升肾脏功能踢毽子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充盈肾气、改善肾脏功能的作用。踢毽子除了能提升肾脏功能外,还有助改善静脉曲张、血栓形成、静脉炎、脉管闭塞、痔疮等症。但饭后或饭前不宜踢毽子,这样容易造成胃肠不良反应。最好找一个阴凉的地方,场地不宜过硬也不宜过软,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感觉冒汗了就可以停止。

(2)走猫步

男走增强性功能女走缩阴猫步怎么走?猫步无疑就是猫的走路方式,特点是双脚脚掌呈“1”字形走在一条线上。先迈左脚,脚尖先着地之后脚跟随之轻轻落下,左脚落定之后,将身体重心前移,换右脚做相同的动作。走猫步可以间接对会阴穴起到按摩的作用,有助于打通肾经,维护肾脏健康。

(3)踮脚

赶走脚跟疼痛经常踮脚有利于通畅足少阴肾经,起到保肾精、益肾气、固肾中阴阳的功效。经常踮踮脚,肾经通畅,气血流动顺畅,脚后跟得到滋养,疼痛也就消失了。

(4)十指梳头

治白发又快又好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头发也开始变白了。这和年轻人压力大,肾精不足有关系,采用十指梳头的方法可缓解:松开十指,自然放松,手指不要太僵硬,以十指指肚着力,用中等稍强的力量,对头进行梳理,可先从前往后梳。用力的大小以做完后头皮微感发热为度。梳理后,再用十指指肚均匀地揉搓整个头部的发根,从前到后,从左到右,要全部揉搓到。最后,挤压头皮,用适当的力量对头部进行按摩。用力要柔,忌用猛力,以免挤伤头皮。

春季养生小常识

1.春季养生小知识

春季养肝为首 一年四季春为首,五脏春季肝当令。

故此,四时养生,要特别抓紧春天生发季节的肝脏养生。按照中医的“天人相应”理论,春季为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当令之时,所以,在春季养生,我们就要紧紧抓住以养肝为主线,春季养肝是纲,用适当的中医养生方法,抓住春季养肝,维护和加强人本机体阴阳平衡,从而真正做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壮目的。

老中医说,春季养肝在饮食上,要选甘、辛、温之品,清淡可口,尽量不要吃不要油腻、生冷、粘硬食物。由于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因此应多选用既升发又富营养之品,如黄豆芽、绿豆芽、豆腐、豆豉、大麦、小麦、大枣、瘦肉、鱼类、蛋类、花生、黑芝麻、柑桔、蜂蜜之类;由于冬季新鲜蔬菜较少,摄入维生素不足,聚积一冬的内热要散发出去,所以还要多吃些新鲜蔬菜,如春笋、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荠菜、马兰菜、枸杞头、香椿头等。

这对于因冬季过食膏梁厚味导致内热偏胜者,还可起到清热泻火、凉血明目、消肿利尿、增进食欲等作用。对于体质过敏,易患花粉过敏、荨麻疹、皮肤病等,应禁食含异性蛋白等 *** 性食物,如羊肉、狗肉、猪头、鸡头、海腥鱼、虾、蟹之类。

这些都是春季养肝的家常方法,非常的实用,读者您不妨将这些春季养生小常识运用在生活中。保持心情舒朗的养生观 春季养生小常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太冲穴”。

中医认为春季木旺肝火盛,如果日常生活工作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脾气大容易发火。胆红素高是西医的说法,在中医里面,就是木旺肝气盛。

有一个穴位可以缓解,在脚背上的拇指和食指骨头交汇处,有一个穴位叫太冲穴,早晚穴位这个穴位可以平肝气,舒郁结。不仅春季可以自己经常 *** ,日常工作被老板训了、生活遇到不平事了,都可以 *** 这个太冲穴。

只要常持逢事遇物心情舒朗的养生观,其实养生的根本目的也就达到了。起居要有规律。

在春天到来之时,人体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而中枢神经系统却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感觉困倦。这时千万不可贪图睡懒觉,它不利地阳气升发。

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转变,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经常到室外、林阴小道、树林中去散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精神要养足。

人的精神活动必须应气候的变化。人体受季节影响最大的时候是过渡之际。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春天要力戒动怒,更不要心情抑郁,要做到心胸宽阔、豁达乐观;身体要放松,要舒坦自然,充满生机。要注意经常锻炼。

春季绿色植物增多,空气中的阴离子倍增。在这样的环境下锻炼,有助于提高生理机能和健康水平,还有利于调节情绪,因此,宜多做些户外活动,如做操、散步、踏青、打球、放风筝、钓鱼、赏花、慢跑、打太极拳等,让机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为一年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践证明,春季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抗菌素病能力强、思想敏捷、不易疲劳、办事效率高。

2.关于春季养生小常识

春季养生小常识-5个春季养生小常识须牢记by叁生堂

固元膏

2010-3-16

春季时体内的肝胆经脉旺盛活跃,若能在此时好好调养肝脏,便可以增强免疫力,让身体一年365天都维持在最佳状态。

中医里所说的“肝”,包括了肝脏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眼睛等,调养肝脏不仅在饮食、生活上必须有所节制,最重要的是情绪要保持开朗。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持体内萌生的阳气,让它逐渐充沛旺盛?

第1招 少发脾气,多微笑。尽量保持精神愉快,尤其要避免怒气

第2招 享受清爽的绿色春蔬

春天肝气旺盛,相对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饮食上仍以清淡为主。绿色蔬菜是最好的春季食物。蔬菜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恰巧可以补充冬季的摄取不足。譬如春天产的菠菜嫩极味美,亦有养血功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春天体质较差的人,一般可选用莲子、芡实、薏仁、花生、核桃、燕窝、猪肝等平性食物。具多醣类成分的银耳也有防发炎功效,亦可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

此外,有过敏气喘体质的人,在春天要特别注意体质的调整,少吃一些冰冷或寒性(如瓜果)的食物以免引发过敏。

通常气喘过敏是中医所说的“气虚”现象导致,擅长药膳的杨贤鸿建议,可用黄耆、人参(白参)、伏苓炖补鸡汤饮用,容易上火的人可以改用参须或西洋参。

上海首家固元膏专卖(实体)店

3.关于春季健康有哪些养生小常识

1、春季养生四要

一是起居要有规律:在春天到来之时,人体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而中枢神经系统却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感觉困倦。这时千万不可贪图睡懒觉,它不利于阳气升发。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转变,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经常到室外、林阴小道、树林中去散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春天气候多变,时寒时暖,同时人体皮表疏松,对外邪抵抗能力减弱,所以春天到来之时不要一下子就脱去厚衣服,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

二是精神要养足。人的精神活动必须顺应气候的变化。人体受季节影响最大的时候是过渡季节,尤其是冬春之交的春天。有些人对春天气候的变化无法适应,易引发精神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阳春三月是万物始生的季节,此时要力戒动怒,更不要心情抑郁,要做到心胸宽阔,豁达乐观;身体要放松,要舒坦自然,充满生机。

三是要注意经常锻炼。 入春以后要适应阳气升发的特点,加强运动锻炼,可以到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去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风筝,让机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为一年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春季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抗病能力强、思想敏捷、不易疲劳、办事效率高。

四是要注意身体保暖。春天到来,天气转暖,致病的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因而流行冒、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猩红、肺炎等传染病最容易发生。"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因为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用冬衣捂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病的发生。

2、春季这样解"春困" >>;春困专题

冬季过去,春天来临,由于气温变化等原因,人体会感到疲乏,即所谓"春困",但你如能在饮食上加以调理,同样也能解除"春困",使你精力充沛。

一是早餐要摄取较多的热量养成每天早餐摄取大部分热量食物的习惯,以便供给人体充足的热量,理想的饮食安排是:早餐的摄入热量最多,中餐次之,晚餐最少;

二是饮食要清淡滑的菜肴可使人饭后产生疲惫现象,表现为体温,血糖降低,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下降,所以春季易清淡适口;

三是摄取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由各种氨基酸构成的,其中酷氨酸是大脑产生警觉的化学物质的主要成分,所以从瘦肉,鸡,鱼和胝脂奶制品中摄取的蛋白,有助于提高人的精力;

四是常吃水果和饮果汁水果中含有丰富的钾,它是帮助维持细胞水分的主要矿物质之一。钾的缺乏会使人感到软弱地无力,也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葡萄干,桔子,香蕉,苹果中都富含这种矿物质

4.春季养生有哪些小常识

春季时体内的肝胆经脉旺盛活跃,若能在此时好好调养肝脏,便可以增强免疫力,让身体一年365天都维持在最佳状态。

春季养生保健小常识第1招 少发脾气,多微笑。尽量保持精神愉快,尤其要避免怒气 春季养生保健小常识第2招 享受清爽的绿色春蔬 春天肝气旺盛,相对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饮食上仍以清淡为主。

绿色蔬菜是最好的春季食物。蔬菜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恰巧可以补充冬季的摄取不足。

譬如春天产的菠菜嫩极味美,亦有养血功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春天体质较差的人,一般可选用莲子、芡实、薏仁、花生、核桃、燕窝、猪肝等平性食物。

具多醣类成分的银耳也有防发炎功效,亦可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 此外,有过敏气喘体质的人,在春天要特别注意体质的调整,少吃一些冰冷或寒性(如瓜果)的食物以免引发过敏。

5.关于春天养生小常识

春天来了,天气乍暖还寒,养生请注意以下几点:一、起居规律 在春天到来之时,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而中枢神经系统却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感觉困倦。

这时千万不可贪图睡懒觉,因为这不利于阳气升发。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转变,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经常到室外、林荫小道、树林中去散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春天气候多变,时寒时暖,同时人体皮表疏松,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减弱,所以春天到来之时不要一下子就脱去厚衣服,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二、饮食调养 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饮食宜选用辛、甘、微温之品。

春季饮食应避免吃油腻生冷之物,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和新鲜蔬菜。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饮食过量、缺少维生素B是引起春天发困的原因之一。

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更旺,损伤脾胃。应多吃一些味甘性平,且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

三、养足精神 人的精神活动必须顺应气候的变化。人体受季节影响最大的时候是季节更替期间,尤其是冬春之交。

有些人对春天气候的变化无法适应,易引发精神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

因此,春天应注意情致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阳春三月是万物始生的季节,此时要力戒动怒,更不要心情抑郁,要做到心胸宽阔,豁达乐观;身体要放松,要舒坦自然,充满生机。

四、运动养护 入春以后要适应阳气升发的特点,加强运动锻炼,可以到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去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风筝,让机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为一年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春季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抗病能力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办事效率高。

五、保暖防病 春天到来,天气转暖,致病的细菌、病毒等也繁殖迅速,因而流行冒、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猩红热、肺炎等传染病最容易发生。“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

因为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用棉衣“捂”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生。 春天强调要防风温,是因为此时是由寒转暖,温热毒即开始活动。

如果平时身体虚弱,就会因受风热外邪而发生风温病(如流感等)。根据民间经验,可用下述方法预防:其一是在水中浸泡贯众。

取贯众500克,放置于水缸或水桶中,每月更换1次。其二在住宅内放置一些薄荷油,任其慢慢挥发,以净化空气。

实践证明,此方法有一定的灭菌作用。 此外,春天百花争艳,花粉随风飞扬,过敏性哮喘患者最容易发病。

其预防方法首先是坚持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其次要讲究卫生,消除病虫害以杜绝病源,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多开窗户。 申明:本人是摘自 神的翅膀2008-02-20 14:06的满意答案,感觉挺好,所以转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6.春季养生小常识有哪些

1. 养肝护肝春季属肝,是肝气最活跃的季节,也是养肝护肝最好的时候。如果春天没有养好肝气,周身气血就会运行紊乱,其他脏腑器官也易受干扰而致病。肝气通达,就会身体放松,精力充沛,肝气受损,人很容易出现疲劳困倦,眼干目涩的现象。按时就寝,充足睡眠是养肝的最好方法。

2. 防寒保暖。春季温差变化明显,不要穿着太单薄,注意每天的天气变化及时调整,以防感冒。在家久居,应保证室内阳光充足,温度适宜,多开窗呼吸新鲜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舒畅。气温不太高,因运动而出汗时,不要贪凉而扇风,或立刻喝冷饮。 增强体质。主要是多参加户外体力活动,包括各种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3. 补充优质蛋白质。春季饮食以平补为原则,重在养肝补脾。饮食宜清淡,健康的饮食每餐要有干有稀,易于消化。只有适当摄入肉类、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质,才可以增强体力,使我们旺盛精力,而且优质蛋白质中还富含可使大脑清醒和警觉的酪氨基酸,对缓解“春困”有一定的作用。 提倡适量食用豆制品,食用一些葱、姜、蒜、韭菜,可以祛散阴寒,能够达到杀菌防病的功效,可减少感冒,这类蔬菜均性温味辛,既可疏散风寒,又能抑杀潮湿环境下孳生的病菌。 家庭饮食也要多粗少精,多食些谷类如大米,小米,燕麦,糯米等,蔬菜多食闪耀,南瓜,红薯,胡萝卜,莴苣,白菜等。这些都是属于甘味食物补脾养肝。粥类如山药红枣粥,枸杞糯米粥,胡萝卜菠菜粥,银耳红枣粥等都是养脾健胃。

4. 预防疾病。春季是各种流行感冒的多发时节,多注意个人及家庭卫生,勤洗手,勤洗衣物,多晒被,室内垃圾及时清理。小孩应接种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疫苗,不要随便带孩子出入公共场所。一旦发生有关病情,要尽早到医院妥善查治。

7.女性春季养生小常识

健腿舒筋护肝法肝主筋,因而舒筋活络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方法:(1)干洗腿:两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向下摩擦到足踝,然后再往回摩擦到大腿根。

可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水肿和肌肉萎缩等。 (2)揉腿肚:以两手掌夹紧一侧小腿肚(即腓肠肌),旋转揉动,可加强肌力,预防腿肚抽筋和肌肉萎缩。

2.卧姿养肝法春季宜早睡早起,睡时头宜朝东方,以顺应自然发生之气。 每天临睡前做1次即可。

方法为仰卧,头东足西,舌抵上颚,闭口闭目,鼓漱30次,使口中津液逐渐增多,待津液满口时,缓慢咽下。 对于老年人春季津液不足之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均有作用。

3.小便通利养肝法苏东坡《养生杂记》云:“要长生,小便清;要长活,小便洁。 ”前已述肝和小便的关系,小便清利洁净,表明人体水液代谢和肝功能正常。

而保持小便清洁、通利的方法有:①少食。 食少化速,则清浊易分。

②小便时不宜过度屏气用力,因为这样容易造成大脑一时性供血不足而致突然晕倒。 ③饱时气血充足,老年男性可以保持站立解小便,饥饿时宜蹲式排尿,有利于肝脏的养护。

4.合理运用一些简单的春季保健方①细辛散 细辛3克、炙甘草1.5克、川芎3克,水煎热呷,每日1次。 春时老人多昏倦,当服之,可常服。

②菊花散 菊花、前胡、旋复花、芍药、玄参、防风各3O克,共为末,临睡前米汤调3~6克送下。 春时老人容易热毒之气上冲颈项,当出现头痛、面肿及风热眼涩等症时宜服。

③延年散 陈皮12O克、甘草6O克共研细末,每次5克,每日1次。 老人春时服用有助于进食顺气。

春季养生是四时养生之首,开端一定要做好,否则会影响全年的生命活动。 春季养阳气,则能预防冬秋之寒病,会使老年人的身体更加健康。

8.儿童春季养生小常识

春季气候多变,儿童皮肤中的水分散失较多,皮脂腺分泌较少,皮肤容易出现干裂发痒,要让儿童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并常用热水洗手、脚、脸,再适当搽点护肤霜。

儿童春季养生保健小常识一:保护皮肤

春季气候多变,儿童皮肤中的水分散失较多,皮脂腺分泌较少,皮肤容易出现干裂发痒,要让儿童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并常用热水洗手、脚、脸,再适当搽点护肤霜。

儿童春季养生保健小常识二:坚持户外活动

有些父母惟恐孩子冻着,天气一凉,就不让小儿出屋,小儿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 *** ,得不到耐寒锻炼,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因对病原菌抵抗力差,很易患病。所以,应该坚持让小儿做户外活动,天气冷可选择太阳光充足、风较小的时候,让小儿在大自然中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可提高小儿的体质。同时不坐凉地:春季地面温度相对很低,儿童坐在上面,体内的热量就会大量散失,容易感冒、腹泻。

儿童春季养生保健小常识三:合理饮食

春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合理的饮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母乳不仅是孩子体格和智力发育的最佳食品,含有对呼吸道黏膜有保护作用的几种免疫球蛋白,可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除了母乳喂养外,应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及时添加辅食,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蛋鱼及肉类,均衡营养,防止偏食及挑食,以防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使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适量补充水分,防止呼吸道干燥,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儿童春季养生保健小常识四:注意节制饮食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现在有些父母总担心孩子吃得少,吃不饱,总想让孩子多吃一点儿。孩子吃多了,几天下来就容易形成食积便秘。因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即大肠有病会影响到肺的功能。研究表明,大肠的粪食燥结,能够引起巨噬细胞死亡率增高,肺组织抵抗力下降,进而引起反复的肺及呼吸道感染。

儿童春季养生保健小常识五:多晒太阳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灭人体表面的病毒和细菌,帮助幼儿对钙、磷的吸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此外,阳光也能提高红细胞的含氧量和增强皮肤的调温作用,以及能增强神经系统的活动技能和幼儿的体质。

儿童春季养生保健小常识六:定时通风换气,注意室温

春季对人体的适宜温度是20摄氏度,如高于23摄氏度时,人会感到头晕、疲倦。另外,如果室内外温差大,则容易感冒。在春季,也要定时开窗换气,加大室内湿度。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可在暖气片上放上湿毛巾,或在暖气旁边放一盆清水。

儿童春季养生保健小常识七:减少病源感染机会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电影院、聚会场所、大商场等。注意督促好小儿的手不要乱碰脏东西,及要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儿童春季养生保健小常识八:注意保暖

春季湿气重,气温变化大,儿童易着凉、感冒、常会引起许多大病,如肺炎、心肌炎、急性肾炎,因此春季也要给儿童保暖,避免着凉。特别是在儿童玩耍出汗以后,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以上就是六个儿童春季养生保健小常识,在春季,保护好孩子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妈妈们赶紧学起来吧!

9.春季如何养生,最简单实用的六个小常识

1、多伸伸懒腰春季养生,一定要重视养肝。

最简单的就是伸懒腰。正所谓"人卧血归肝,人动则血运于诸经"。

伸懒腰后,关节筋肉得到活动,肝脏也得到"锻炼"。伸懒腰要尽量舒展,四肢伸直,肌肉用力。

伸展时尽量吸气。放松时肌肉松弛,同时尽量呼气。

伸个懒腰吧!2、注意养肝中医认为,春季保健,应该要特别注意对我们的肝脏进行保养,因为春季是属于阳气开始升发的特点。所以,根据以上特点,应多吃一些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而少食具有酸收作用的食物。

春季易上火,尤其要注意"肝火"的上扬,每遇到春雨连绵或晨雾浓重,或碰到挫折,常会感到心情郁闷而恼怒、生火。所以这时除了饮食调理,还要调养精神,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精神乐观豁达,排除忧郁,制怒养肝。

3、防风御寒春天宜晚睡早起,到室外多活动,舒展形体,使一天精力更加充沛。春天要特别注意防风御寒,养阳敛阴。

根据初春天气乍寒乍暖一日三变的特点,衣服不可顿减,过早脱去冬衣,极易受寒伤肺,引发呼吸系统疾患。根据"春捂秋冻"的原则,一定要随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以适应春季气候多变的规律。

4、饮食里面加点甜春天,受阳气影响最大的是人的肝脏。肝气旺盛的人春天最容易发脾气,动不动就"怒从心头起",这种突然暴发的情绪很容易引起气血上冲,会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头疼、眼疼和耳鸣,甚至是脑出血,这种人还容易拉肚子。

而肝气虚弱的人春天常觉得乏力、没精神,总是懒洋洋的。如果你属于前一种体质,可以适当吃点山楂、乌梅等酸性食物,以滋养肝脏。

而后一种体质的人,最好在饮食里加点甜。5、多吃香椿和香菜早春时节,香椿树会冒出嫩嫩的绿芽,掐下嫩芽,做一盘香椿炒鸡蛋,或者切碎了加点油盐,做成凉拌香椿芽,是最好的保健家常菜。

像香椿、香菜这些带有香气的蔬菜,都具有很强的疏通作用,能帮助阳气在人的体内升发。

春季养生 重在养肝

一年之计在于春,自然界一派生机勃勃之象。这种阳气生发的特性正符合中国古代哲学五行理论中“木”的特性,因此在五行分属中,春季属木。而在人体的五脏中,肝也属木,春天的阳气生发,万物生机勃勃,正与中医理论的肝主疏泄、升发的功能非常吻合,所以春天养肝是顺应节气的保健方法。

春季的 养生 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素问·生气通天大论》中说道:“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 养生 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春季 养生 重在养肝,要想养肝,首先要了解肝的生理特性。在中医理论中,肝“体阴而用阳”,“体阴”是指肝藏血,其本体内含阴血;“用阳”是指肝有主疏泄的功能,就是具有疏通、调畅全身气机的生理作用。

养肝要养肝阴 ,现在的朋友们经常熬夜,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睡眠质量不好,就会导致肝血亏虚,肝阴消耗过多,会出现眩晕、眼睛干涩、便秘等症状。

养肝要注意疏泄气机 ,肝的特性是喜条达而恶抑郁,就是喜欢自由不喜欢拘束,喜欢阳光与运动,不喜欢阴雨和压抑,可以伸伸懒腰,或者在朝阳夕阳之下散散步,多梳梳头,也是对肝木之气很好的调护。

另外, 肝有主情志的特性,春季“肝木当令”,也是精神类疾病高发的季节。 很多人一到春天,就容易激动易怒,情绪波动大。在中医理论中“怒伤肝”,要戒怒戒躁、戒忿戒恨,以免肝气升发太过而克伤脾土。所以在春季一定要保持情绪的舒畅,遇到不愉快的事可以尝试用嘘肝法,也就是面对常青的绿色树木可发嘘的声音,缓缓的、深深的吐出一口恶气,一直到心情好转为止。

在饮食方面,春季在六气表现为温燥,不适宜过于温补,同时阳气刚刚生发,也不宜过食寒凉食品, 可以吃一些富含生发之气的食品,如豆芽、香椿、春笋等。肝属木,酸入肝;脾属土,甘入脾。 我们春季升散肝木之气的同时,肝气也容易偏旺,肝木太旺易克脾土而致脾虚。所以还可以 适当吃些甜味的食物,如大枣、蜂蜜、山药等等。

文丨中医科 李欣

图丨网络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