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的数额界定及刑罚标准,根据《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各地法院、检察院可结合本地经济社会情况,确定具体执行标准。
法律分析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应予立案。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拓展延伸
微信诈骗案件如何判定立案标准?
微信诈骗案件的立案标准是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的。通常,立案标准包括被害人的损失金额、涉案人数、作案手段、作案地点等因素。根据公安部门的规定,当被害人的损失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如超过5000元,或者涉案人数较多,或者作案手段特别狡猾,或者作案地点跨境等情况,都可能达到立案标准。此外,还需考虑证据充分性和可行性等因素。总之,立案标准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具体情况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部门的规定进行判断。
结语
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对于数额较大的诈骗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不同数额的诈骗行为,将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地法院和检察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共同研究确定具体数额标准。微信诈骗案件的立案标准是综合考量被害人损失金额、涉案人数、作案手段和作案地点等因素,并根据法律法规和执法部门的规定进行判断。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