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去湿气最快的中医养生
2024-05-03 02:36:50 责编:小OO
文档

中医祛湿可通急来抱佛脚过多种方式改亲密无间善,但需专业大方中医辨证论治见金不见人担水河头卖:1. 调理空口说白话食物:脾胃不拨乱反正有机可乘调可尝试吃一奇珍异宝自娱自乐些对脾胃有好济济一堂处的食物,如和谐山药、红枣、大旱望云霓猴头菇等。2一鸣惊人. 药物治疗海水群飞项背相望:需在医生指丰满导下口服具有人来人往祛湿功效的药当机立断物,如六君子浓重汤、四妙丸、佳偶自天成人参健脾丸等变幻无常。3. 拔罐伴君如伴虎治疗:可搭配见异思迁药物治疗,利闪烁其词用拔罐方式将细长身体内湿气排整洁除。4. 针功名成就灸、推拿等方富态新春式:可帮助身自力更生闻风而动体祛湿,但需自暴自弃在专业中医师坚定指导下进行。内容来自懂视网(www.xyx234.com),请勿采集!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关于湿气

祛湿难,难于上青天。这个年代,你可能不需要减肥,但必须要祛湿,尤其是湿气冲天的夏天。

关于祛湿,中医有一个说法“千寒易去,一湿难除”。

关于祛湿,中医还有一个说法~“湿邪如油入面”,家人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油混入了面粉里面,要把油弄出来得有多难。

祛湿这个概念真正火起来的也就是四五年前,更早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祛湿,中国人挂在嘴边的是减肥。

并不是人人都会肥胖,但人人都有湿气,于是商家联合养生专家一起制造了祛湿这个概念,同时制造的还有一款人人追逐的神仙水——红豆薏米汤。

红豆薏米这对组合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

朋友圈做了一个小调查,随便抓一个人出来问,你知道祛湿这个概念吗?答曰:知道啊。又问:你知道如何祛湿吗?答曰:红豆薏米呗。

又揪一个人出来问:你知道红豆薏米吗?答曰:知道啊,祛湿的。

是的,红豆薏米祛湿已经深入人心,祛湿就等于红豆薏米,红豆薏米就等于祛湿。

然而,悲催的是红豆薏米并没有去掉中国人的湿气,反而让中国人的湿气越来越重,身体越来越差。红豆薏米肥了商家的腰包,正在坑害你,你却毫不知情。

有一个朋友,刚开始用红豆薏米祛湿还真有点效果,几天后大便变得清爽了,她不禁窃喜,终于找到一款祛湿神器了。可是,让她郁闷的是,十来天后她的大便又恢复如昨。

不过,她坚定她的选择没错,只认为时间不够,力度不够,于是加大红豆薏米的量,每天代茶饮。又十来天,她上厕所的次数多了,开始便溏了。以前是大便黏腻,一天一次厕所,现在是便溏,一天需要上两三次厕所。

她不以为然,以为是身体排湿的结果。又用了二十多天,食欲开始猛然下降,胃也开始不舒服起来,不能吃生冷的了,一吃生冷的就容易堵,容易胃胀甚至胃痛。以前吃两根香蕉没事,现在吃一根就受不了。

她继续用红豆薏米祛湿,更糟糕的事情出现了,月经前喝了一碗红豆薏米汤,竟然痛经了。

终于,她想不通了,为啥喝了两个月的红豆薏米汤,湿气一点没有去掉?反而感觉身体越来越虚了呢?原来,她的身体根本不适合红豆薏米。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来为你揭开谜底,红豆薏米祛湿并不适合每一个人,红豆薏米祛湿主要是针对湿热体质的,就算你是湿热体质,红豆薏米也只能短时间服用。

红豆倒也罢了,性平,不会出乱子,问题出在薏米上!薏米可是大寒之物,历代医家是用来治病的。薏米的利下作用非常强,破血破气的作用也很强,孕妇、女子来月事时绝对不能用的!红豆虽然性平,但也是利下之物,红豆薏米都是利下之物,寒湿的人吃了会寒上加寒,雪上加霜。气虚的人会更加气虚,严重的会有一种虚脱的感觉。长期食用红豆薏米,先伤你的阳气,最后利水过度,连你的阴也伤了。

但商家绝对不会告诉你,红豆薏米汤只能湿热的人才可以喝,更不会告诉你红豆薏米喝久了会大伤你的阳气,你的脾胃,因为告诉你,他们会失去三分之二的市场。

所以,祛湿之前,一定先要弄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先判断自己是湿热还是寒湿。

最直观也最靠谱的区分就是学会看自己的舌头。

注意看舌头的时候不要吃完饭就看,不要喝完酒或者饮料就看,不要晚上在日光灯下看。

湿热的舌头是怎么样的呢?湿热的舌头颜色是红的,舌苔黄黄的厚厚的。

寒湿的舌头是什么样的呢?舌体胖大,有齿痕,这齿痕就像裙子的边一样。舌体的颜色是白的,舌苔也是白白的厚厚的,有的舌苔上面漂浮着一层水汽。

其次可以从小便来区分。

湿热体质的人小便会发黄,味道很重;寒湿体质的人小便清长没有什么味道。

还可以从大便来区分。

寒湿与湿热都会导致腹泻。湿热导致的腹泻又急又猛,所谓暴迫下注,里急后重,上完厕所*有灼热的感觉,拉出来的便便非常热。寒湿导致的腹泻程度缓慢,*并不灼热,吃点生冷油腻的食物就坏肚子,一天要上好几次厕所。每次都是一点点,不成形,很稀薄,中医叫便溏。

如果你排气,感觉这个气很臭很热说明是湿热。

还可以从体味来区分。

湿热体质的人体味很重,什么狐臭啊,腋臭啊,脚臭的等等,一天洗好几个澡也挡不住他的重口味。西方人是典型的湿热体质,身上的味道真不敢恭维。寒湿体质的人不怎么出汗,身上基本上没有啥味道。

如果是女生,还可以仔细观察你的白带,白带多色黄味重就是湿热下注,反之白带量少清淅如水就是寒湿。

最后还可以从自我的感觉来区分。

这个寒湿与湿热区别就在一个字上,寒与热。寒湿,寒湿,重点在寒,湿为阴邪,寒也是阴邪,寒湿则阴上加阴。所以,寒湿的人一定会阳虚,阴盛阳衰,会怕冷,怕吹风,怕吃凉东西。寒湿内阻,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淤血经络不通,不通就痛,所以寒湿体质的人会觉得全身哪都疼。

湿热呢,重点在热,因为湿所以运化不了,因为热所以吃一点滋补厚腻的东西就会上火,口臭啊,口疮啊,长痘痘啊等。

还可以从性别性格来区分。

一般喜欢喝酒吃肉五大三粗的男人属于湿热体质,喜欢喝牛奶吃水果的女人属于寒湿,性格风风火火一般偏于湿热,性格文文静静偏于寒湿。

当然很多人还是分不清到底自己属于寒湿还是湿热,分不清自己寒湿还是湿热的,基本上都是寒湿。通常来说女人十有*是寒湿,局部地区有湿热,但根本还是寒湿,所以一定要从寒湿调理。还有很多女人都有的上热下寒,本质上就是寒湿,记住一点只要下半身是寒,那就一定得按寒湿来调理。

所以,红豆薏米水大部分人特别是女士,并不适合喝。

无论是寒湿还是湿热一定要记住一个调理的秘诀,那就是先祛湿,先不用管寒与热,没有了湿,寒与热也就没有了依附。

那么,湿气重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该如何祛湿呢?

要弄清楚这个原因,先要知道大自然的湿气是如何形成的。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有这么一句话:火在水下则生气,火在水上则生湿。

如何来理解这句话呢?

我们去观察烧水这件事,火在底下烧,水就慢慢烧热了。这时候你会看到水里有一些小气泡从水里出来,这种是“气”在发生作用。气的走向就是从能量高的地方走向能量低的地方去。这是“气”的特点。

再来看第二句:火在水上则生湿。这个道理,其实大家都明白的。比如长夏季节,天上太阳热能很足,地面上的水也很多,热力将水蒸发成水蒸气,就成为湿气弥漫在空气中。

所以,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再来看“南方多湿,长夏多湿”这个问题就简单了。

因为南方离赤道近,比北方接受太阳的热能要多,也就是这个“火”要多些。另外,南方水也多。就这样,在火也多水也多的南方,湿气就自然比北方多了。

长夏为什么多湿?也是同样道理,因为长夏季节的火很旺,水也从地底下冒出来,火加在水上面就生成了湿。

那么湿气重,与哪些脏腑相关呢?

第一,与脾脏相关。很多朋友都知道,脾虚的人就容易湿气重。那大家再想想,脾虚的人为什么湿气重? 实际上,脾土虚就可以理解成咱们土壤承载的能力差,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土虚不能克水,就好比洪水来了,我们不能用土去做防御,这水就会泛滥成灾。所以,脾虚的人,身体里的水就会很多。

第二,与肺脏有关。肺主皮毛,我们身体里的水湿是可以通过皮肤毛孔用出汗的方式散出去的。可是,咱们现代很多人是常年不出汗的,你常年不出汗你就可以想想,你这皮肉层的水湿该从哪出去呢?那再想想,为什么不出汗?因为我们现代人常年在空调房里,皮肤表层常年受寒,我们人体为了自保为了不让寒气入体,就把毛孔关闭了。

第三,与肾脏有关。肾脏是有排出废水的功能,如果肾脏排废水能力减弱,这个水湿就不能从下窍排出。另外,肾要藏,而如果肾失去封藏能力,就相当于地底下的水汩汩地往外渗,也会导致身体里水湿增多。

第四,与肝也有关。肝负责疏泄气血,如果肝疏泄气机的能力减弱,那么体内气机运行状态失常,就容易藏湿气。就好比雾霾天气,就容易藏湿气,湿气不容易散开。

除了跟这些脏腑有关系,跟三焦也有密切关系。三焦是我们体内的油网,这层油网是水液代谢的通道。如果这层油网堵上了,那么水液代谢就会出现障碍。

中医讲,湿性黏滞,它就像橡皮糖一样,粘在体内,很难处理,化解它的时间也很长。所以祛湿,不是偶尔喝一两个祛湿汤、做一次运动就能解决的,要花时间慢慢来。

这里我总结成了5点祛湿:少入、宣上、畅中、渗下、调气化。我们一一来解释:

1.少入~饮食有度、有节制

脾胃是最容易被我们“作”出问题的地方,所以祛湿,就要养脾胃。

脾胃就像是一台料理机,一下子加入太多的食物,容易动不起来。尤其夏天,阳气走于体表,脾胃虚寒,本身动力不足,如果油腻腻或凉冰冰的食物摄入过多,最阻碍脾胃运化。这是造成湿邪的最常见原因。

李渔在《闲情偶寄》里就说:“饥饮之度,不得过于七分是已”,饮食到七分饱最好。夏季要防止生湿,一定不能贪多,贪凉,贪重口。

① 夏季饮食,以粥为主,最养脾胃。

李时珍曾曰:“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

炎夏不宜滋补,清即养,粥清淡,最是适宜。粥还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炎炎夏日,汗液耗损厉害,一碗粥即可满血复活。

白粥好消化,一般人都适合。小米粥偏补一些,脾胃虚者,喝小米粥更舒服。在粥里,还能花点心思,换着花样加上一些健脾祛湿又平和的食材,如:山药、燕麦、花生、玉米、南瓜等。

② 饮水,遵循不渴不饮。

喝水不是专家说一天8杯水,你就咕咚咕咚往肚子里灌。过多的水液,如果脾胃运化不了,也会变成湿气。不如听从身体的声音,觉得渴了,慢慢喝上几口润润即可。

2.宣上~开宣肺气,让湿气从体表排泄出去

心火克肺金,夏天心火旺,容易压抑肺的宣发。肺担当着输送津液的重要职责,肺的宣发被克制,那么就有可能让水液停滞在半路,从而积聚形成湿气。容易头发冒油,脸上冒油,长痘痘,咳嗽,痰多。

夏天可在三餐增加一些辛味的食材来宣发肺气,辛味发散,有发汗作用。不仅能通过出汗带走肌肉皮肤的湿气,还能帮人体散热。

辛温的:比如葱、姜、蒜、紫苏、花椒、胡椒、辣椒、大料等;

辛凉的:比如桑叶、薄荷、菊花、金银花、荷叶等。

根据自己体质,或者当下的需求,在日常熬粥加入少许即可。比如今天吃多了冰凉的水果,可以来一碗姜丝粥;今天在外中了暑气,则来一碗薄荷粥。

3.畅中~及时清理脾胃积食,化中焦湿浊。

脾胃好比一辆运货车,常年累积或者食物带来的湿、热、痰,就像超载的货物,增加了前行的阻力。

如果一不小心吃多了,吃腻了,可以借助一些性味平和、消积化食之功较强的食材,如生麦芽、鸡内金,清一清脾胃里的积食,让脾胃重新运化得更顺畅。

可以将它们炒焦黄后,用来煮粥,或直接泡水。

平时还可以用陈皮煮粥。陈皮可疏通中焦,一方面帮助消化,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去痰湿,还可把身体里因为饮食紊乱的气机调整过来。

4.渗下~淡渗利湿,湿气还有一个重要的排出路径,就是小便。

中医讲淡能利湿,日常可以借助一些味甘淡的食材,比如冬瓜,茯苓,丝瓜,玉米须,来通利下焦湿浊,通过小便的方式把湿气排出去。尤其经常觉得下肢水肿、小便量少、尿液浑浊的人。

利水的食材还有很多,尤其夏季,很多水灵灵的新鲜野菜,都能利水祛湿,比如:车前草、马齿苋、鱼腥草。平时可用来熬粥、煮汤食用。

觉得体内湿热,可以选择车前草、马齿苋、鱼腥草,都能清热利湿,清膀胱湿热之气,也能祛脾胃的积湿。

觉得虚寒的话,可以选择茼蒿,或小茴香这些大料。茼蒿能健脾养胃、化痰利湿,它助相火,温下焦,把湿浊蒸发掉。小茴香、花椒等性温,也能驱下焦寒湿。

分不清湿热、寒湿的人,可以用玉米须煮水喝,能利水消肿,清利下焦湿浊,适合全家人喝。

5.调气化

小补肾阳,给身体增加热能

脾运化食物的过程,可以看成是“埋锅造饭”的过程,脾脏就是那一口锅。要做饭,不仅要有锅,还得有火,这个火就是肾阳。

但夏天,很多人都离不开空调、冷饮,寒邪伤肾,加上熬夜啥的,肾阳多是虚的,身体的水液没有足够的肾阳来气化,就变成湿了。

所以,夏天呆多了空调房,喝多了冷饮,也要给身体增加点热能。

厨房里的花椒、胡椒、生姜,可以化湿,尤其在制作一些凉菜时可以多做搭配来中和食物的属性。如果要炖肉,可以放桂皮,八角,原理也是一样的。

除此之外,姜枣茶是夏日增加热能再好不过的茶饮。在早晨喝上一碗,可以推动阳气来帮助我们的身体去循环运动,那些所谓的湿和垃圾,也会很容易被代谢掉。

做法也简单:6颗大枣和6片生姜,冷水下锅,大火烧开小火煮20分钟。这里大枣熬久了,有甘甜的味道,可不加红糖,也可根据口味加一些。

这里提到的食材,都是平时厨房、菜市场有的食材。它们也许并不起眼,却在每一餐中,默默地呵护着我们。

如果能把这5点好好的融合到我们的三餐里,用好这些食材,湿气绝对是无容身之处的。

我们居住环境的湿气,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夏天,空气又热又湿,腠理开放,湿气也容易进到体内。

古人常常通过烧艾、或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这个邪就包含一些蛇虫鼠蚁、一部分病邪,和一部分湿邪、瘴气。

空调温度要控制在26度以上。

夏天本就是一个出汗的季节,体内的湿气,也可以通过出汗,来排出体内。如果空调开得太低,腠理闭合,该排出体内的汗液没排出来,郁闭在体内就成了湿。

所以,即使开空调,也要控制在26度以上,还能微微出点汗,也不至于太热。

《内经》讲到,要“无厌于日”,“若所爱在外”,夏天赋予了一个热辣辣的太阳,必有它的道理。

我们一定不要去畏惧太阳,要走出户外,发现自然界美好的事物,汲取自然界的阳气,让自己运动起来,也是一个激发机体阳气的过程。多晒晒太阳,畅快的出一出汗,绝对是祛湿的好办法~

如果白天要上班没时间,那就清晨起得早些,在附近的林荫花间处散散步,或者步行一小段路再坐车上班。

相对大环境的湿,小环境的湿伤人更加隐蔽。比如:运动过后湿哒哒的衣服,雨后没有及时换下潮湿的衣服和鞋子。湿邪容易在这种时候不知不觉的侵入体内。

所以,夏天运动过后,或者不小心淋了雨,要及时换一身干爽的衣服、鞋子,千万别等它自然干,更不能在空调底下吹干。

另外,夏天在空调房内,备上一些披肩,小毯子,把邪气最容易入侵的脖子、肚脐、和脚踝三个地方披上。女生最好别穿露脐的衣服、短裤了。

最后,咱们是做艾灸的,肯定少不了如何艾灸祛湿了[偷笑]

大椎穴、至阳穴、神阙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丰隆穴都是祛湿的穴位,平时可以两两搭配的灸!

祛湿是件不简单的事,又是件简单的事。如果能把握好这些祛湿防湿的思路,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一餐一饭中,夏日也一定会变得清新可人。[爱心]

关于湿气

祛湿难,难于上青天。这个年代,你可能不需要减肥,但必须要祛湿,尤其是湿气冲天的夏天。

关于祛湿,中医有一个说法“千寒易去,一湿难除”。

关于祛湿,中医还有一个说法~“湿邪如油入面”,家人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油混入了面粉里面,要把油弄出来得有多难。

祛湿这个概念真正火起来的也就是四五年前,更早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祛湿,中国人挂在嘴边的是减肥。

并不是人人都会肥胖,但人人都有湿气,于是商家联合养生专家一起制造了祛湿这个概念,同时制造的还有一款人人追逐的神仙水——红豆薏米汤。

红豆薏米这对组合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

朋友圈做了一个小调查,随便抓一个人出来问,你知道祛湿这个概念吗?答曰:知道啊。又问:你知道如何祛湿吗?答曰:红豆薏米呗。

又揪一个人出来问:你知道红豆薏米吗?答曰:知道啊,祛湿的。

是的,红豆薏米祛湿已经深入人心,祛湿就等于红豆薏米,红豆薏米就等于祛湿。

然而,悲催的是红豆薏米并没有去掉中国人的湿气,反而让中国人的湿气越来越重,身体越来越差。红豆薏米肥了商家的腰包,正在坑害你,你却毫不知情。

有一个朋友,刚开始用红豆薏米祛湿还真有点效果,几天后大便变得清爽了,她不禁窃喜,终于找到一款祛湿神器了。可是,让她郁闷的是,十来天后她的大便又恢复如昨。

不过,她坚定她的选择没错,只认为时间不够,力度不够,于是加大红豆薏米的量,每天代茶饮。又十来天,她上厕所的次数多了,开始便溏了。以前是大便黏腻,一天一次厕所,现在是便溏,一天需要上两三次厕所。

她不以为然,以为是身体排湿的结果。又用了二十多天,食欲开始猛然下降,胃也开始不舒服起来,不能吃生冷的了,一吃生冷的就容易堵,容易胃胀甚至胃痛。以前吃两根香蕉没事,现在吃一根就受不了。

她继续用红豆薏米祛湿,更糟糕的事情出现了,月经前喝了一碗红豆薏米汤,竟然痛经了。

终于,她想不通了,为啥喝了两个月的红豆薏米汤,湿气一点没有去掉?反而感觉身体越来越虚了呢?原来,她的身体根本不适合红豆薏米。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来为你揭开谜底,红豆薏米祛湿并不适合每一个人,红豆薏米祛湿主要是针对湿热体质的,就算你是湿热体质,红豆薏米也只能短时间服用。

红豆倒也罢了,性平,不会出乱子,问题出在薏米上!薏米可是大寒之物,历代医家是用来治病的。薏米的利下作用非常强,破血破气的作用也很强,孕妇、女子来月事时绝对不能用的!红豆虽然性平,但也是利下之物,红豆薏米都是利下之物,寒湿的人吃了会寒上加寒,雪上加霜。气虚的人会更加气虚,严重的会有一种虚脱的感觉。长期食用红豆薏米,先伤你的阳气,最后利水过度,连你的阴也伤了。

但商家绝对不会告诉你,红豆薏米汤只能湿热的人才可以喝,更不会告诉你红豆薏米喝久了会大伤你的阳气,你的脾胃,因为告诉你,他们会失去三分之二的市场。

所以,祛湿之前,一定先要弄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先判断自己是湿热还是寒湿。

最直观也最靠谱的区分就是学会看自己的舌头。

注意看舌头的时候不要吃完饭就看,不要喝完酒或者饮料就看,不要晚上在日光灯下看。

湿热的舌头是怎么样的呢?湿热的舌头颜色是红的,舌苔黄黄的厚厚的。

寒湿的舌头是什么样的呢?舌体胖大,有齿痕,这齿痕就像裙子的边一样。舌体的颜色是白的,舌苔也是白白的厚厚的,有的舌苔上面漂浮着一层水汽。

其次可以从小便来区分。

湿热体质的人小便会发黄,味道很重;寒湿体质的人小便清长没有什么味道。

还可以从大便来区分。

寒湿与湿热都会导致腹泻。湿热导致的腹泻又急又猛,所谓暴迫下注,里急后重,上完厕所*有灼热的感觉,拉出来的便便非常热。寒湿导致的腹泻程度缓慢,*并不灼热,吃点生冷油腻的食物就坏肚子,一天要上好几次厕所。每次都是一点点,不成形,很稀薄,中医叫便溏。

如果你排气,感觉这个气很臭很热说明是湿热。

还可以从体味来区分。

湿热体质的人体味很重,什么狐臭啊,腋臭啊,脚臭的等等,一天洗好几个澡也挡不住他的重口味。西方人是典型的湿热体质,身上的味道真不敢恭维。寒湿体质的人不怎么出汗,身上基本上没有啥味道。

如果是女生,还可以仔细观察你的白带,白带多色黄味重就是湿热下注,反之白带量少清淅如水就是寒湿。

最后还可以从自我的感觉来区分。

这个寒湿与湿热区别就在一个字上,寒与热。寒湿,寒湿,重点在寒,湿为阴邪,寒也是阴邪,寒湿则阴上加阴。所以,寒湿的人一定会阳虚,阴盛阳衰,会怕冷,怕吹风,怕吃凉东西。寒湿内阻,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淤血经络不通,不通就痛,所以寒湿体质的人会觉得全身哪都疼。

湿热呢,重点在热,因为湿所以运化不了,因为热所以吃一点滋补厚腻的东西就会上火,口臭啊,口疮啊,长痘痘啊等。

还可以从性别性格来区分。

一般喜欢喝酒吃肉五大三粗的男人属于湿热体质,喜欢喝牛奶吃水果的女人属于寒湿,性格风风火火一般偏于湿热,性格文文静静偏于寒湿。

当然很多人还是分不清到底自己属于寒湿还是湿热,分不清自己寒湿还是湿热的,基本上都是寒湿。通常来说女人十有*是寒湿,局部地区有湿热,但根本还是寒湿,所以一定要从寒湿调理。还有很多女人都有的上热下寒,本质上就是寒湿,记住一点只要下半身是寒,那就一定得按寒湿来调理。

所以,红豆薏米水大部分人特别是女士,并不适合喝。

无论是寒湿还是湿热一定要记住一个调理的秘诀,那就是先祛湿,先不用管寒与热,没有了湿,寒与热也就没有了依附。

那么,湿气重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该如何祛湿呢?

要弄清楚这个原因,先要知道大自然的湿气是如何形成的。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有这么一句话:火在水下则生气,火在水上则生湿。

如何来理解这句话呢?

我们去观察烧水这件事,火在底下烧,水就慢慢烧热了。这时候你会看到水里有一些小气泡从水里出来,这种是“气”在发生作用。气的走向就是从能量高的地方走向能量低的地方去。这是“气”的特点。

再来看第二句:火在水上则生湿。这个道理,其实大家都明白的。比如长夏季节,天上太阳热能很足,地面上的水也很多,热力将水蒸发成水蒸气,就成为湿气弥漫在空气中。

所以,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再来看“南方多湿,长夏多湿”这个问题就简单了。

因为南方离赤道近,比北方接受太阳的热能要多,也就是这个“火”要多些。另外,南方水也多。就这样,在火也多水也多的南方,湿气就自然比北方多了。

长夏为什么多湿?也是同样道理,因为长夏季节的火很旺,水也从地底下冒出来,火加在水上面就生成了湿。

那么湿气重,与哪些脏腑相关呢?

第一,与脾脏相关。很多朋友都知道,脾虚的人就容易湿气重。那大家再想想,脾虚的人为什么湿气重? 实际上,脾土虚就可以理解成咱们土壤承载的能力差,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土虚不能克水,就好比洪水来了,我们不能用土去做防御,这水就会泛滥成灾。所以,脾虚的人,身体里的水就会很多。

第二,与肺脏有关。肺主皮毛,我们身体里的水湿是可以通过皮肤毛孔用出汗的方式散出去的。可是,咱们现代很多人是常年不出汗的,你常年不出汗你就可以想想,你这皮肉层的水湿该从哪出去呢?那再想想,为什么不出汗?因为我们现代人常年在空调房里,皮肤表层常年受寒,我们人体为了自保为了不让寒气入体,就把毛孔关闭了。

第三,与肾脏有关。肾脏是有排出废水的功能,如果肾脏排废水能力减弱,这个水湿就不能从下窍排出。另外,肾要藏,而如果肾失去封藏能力,就相当于地底下的水汩汩地往外渗,也会导致身体里水湿增多。

第四,与肝也有关。肝负责疏泄气血,如果肝疏泄气机的能力减弱,那么体内气机运行状态失常,就容易藏湿气。就好比雾霾天气,就容易藏湿气,湿气不容易散开。

除了跟这些脏腑有关系,跟三焦也有密切关系。三焦是我们体内的油网,这层油网是水液代谢的通道。如果这层油网堵上了,那么水液代谢就会出现障碍。

中医讲,湿性黏滞,它就像橡皮糖一样,粘在体内,很难处理,化解它的时间也很长。所以祛湿,不是偶尔喝一两个祛湿汤、做一次运动就能解决的,要花时间慢慢来。

这里我总结成了5点祛湿:少入、宣上、畅中、渗下、调气化。我们一一来解释:

1.少入~饮食有度、有节制

脾胃是最容易被我们“作”出问题的地方,所以祛湿,就要养脾胃。

脾胃就像是一台料理机,一下子加入太多的食物,容易动不起来。尤其夏天,阳气走于体表,脾胃虚寒,本身动力不足,如果油腻腻或凉冰冰的食物摄入过多,最阻碍脾胃运化。这是造成湿邪的最常见原因。

李渔在《闲情偶寄》里就说:“饥饮之度,不得过于七分是已”,饮食到七分饱最好。夏季要防止生湿,一定不能贪多,贪凉,贪重口。

① 夏季饮食,以粥为主,最养脾胃。

李时珍曾曰:“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

炎夏不宜滋补,清即养,粥清淡,最是适宜。粥还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炎炎夏日,汗液耗损厉害,一碗粥即可满血复活。

白粥好消化,一般人都适合。小米粥偏补一些,脾胃虚者,喝小米粥更舒服。在粥里,还能花点心思,换着花样加上一些健脾祛湿又平和的食材,如:山药、燕麦、花生、玉米、南瓜等。

② 饮水,遵循不渴不饮。

喝水不是专家说一天8杯水,你就咕咚咕咚往肚子里灌。过多的水液,如果脾胃运化不了,也会变成湿气。不如听从身体的声音,觉得渴了,慢慢喝上几口润润即可。

2.宣上~开宣肺气,让湿气从体表排泄出去

心火克肺金,夏天心火旺,容易压抑肺的宣发。肺担当着输送津液的重要职责,肺的宣发被克制,那么就有可能让水液停滞在半路,从而积聚形成湿气。容易头发冒油,脸上冒油,长痘痘,咳嗽,痰多。

夏天可在三餐增加一些辛味的食材来宣发肺气,辛味发散,有发汗作用。不仅能通过出汗带走肌肉皮肤的湿气,还能帮人体散热。

辛温的:比如葱、姜、蒜、紫苏、花椒、胡椒、辣椒、大料等;

辛凉的:比如桑叶、薄荷、菊花、金银花、荷叶等。

根据自己体质,或者当下的需求,在日常熬粥加入少许即可。比如今天吃多了冰凉的水果,可以来一碗姜丝粥;今天在外中了暑气,则来一碗薄荷粥。

3.畅中~及时清理脾胃积食,化中焦湿浊。

脾胃好比一辆运货车,常年累积或者食物带来的湿、热、痰,就像超载的货物,增加了前行的阻力。

如果一不小心吃多了,吃腻了,可以借助一些性味平和、消积化食之功较强的食材,如生麦芽、鸡内金,清一清脾胃里的积食,让脾胃重新运化得更顺畅。

可以将它们炒焦黄后,用来煮粥,或直接泡水。

平时还可以用陈皮煮粥。陈皮可疏通中焦,一方面帮助消化,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去痰湿,还可把身体里因为饮食紊乱的气机调整过来。

4.渗下~淡渗利湿,湿气还有一个重要的排出路径,就是小便。

中医讲淡能利湿,日常可以借助一些味甘淡的食材,比如冬瓜,茯苓,丝瓜,玉米须,来通利下焦湿浊,通过小便的方式把湿气排出去。尤其经常觉得下肢水肿、小便量少、尿液浑浊的人。

利水的食材还有很多,尤其夏季,很多水灵灵的新鲜野菜,都能利水祛湿,比如:车前草、马齿苋、鱼腥草。平时可用来熬粥、煮汤食用。

觉得体内湿热,可以选择车前草、马齿苋、鱼腥草,都能清热利湿,清膀胱湿热之气,也能祛脾胃的积湿。

觉得虚寒的话,可以选择茼蒿,或小茴香这些大料。茼蒿能健脾养胃、化痰利湿,它助相火,温下焦,把湿浊蒸发掉。小茴香、花椒等性温,也能驱下焦寒湿。

分不清湿热、寒湿的人,可以用玉米须煮水喝,能利水消肿,清利下焦湿浊,适合全家人喝。

5.调气化

小补肾阳,给身体增加热能

脾运化食物的过程,可以看成是“埋锅造饭”的过程,脾脏就是那一口锅。要做饭,不仅要有锅,还得有火,这个火就是肾阳。

但夏天,很多人都离不开空调、冷饮,寒邪伤肾,加上熬夜啥的,肾阳多是虚的,身体的水液没有足够的肾阳来气化,就变成湿了。

所以,夏天呆多了空调房,喝多了冷饮,也要给身体增加点热能。

厨房里的花椒、胡椒、生姜,可以化湿,尤其在制作一些凉菜时可以多做搭配来中和食物的属性。如果要炖肉,可以放桂皮,八角,原理也是一样的。

除此之外,姜枣茶是夏日增加热能再好不过的茶饮。在早晨喝上一碗,可以推动阳气来帮助我们的身体去循环运动,那些所谓的湿和垃圾,也会很容易被代谢掉。

做法也简单:6颗大枣和6片生姜,冷水下锅,大火烧开小火煮20分钟。这里大枣熬久了,有甘甜的味道,可不加红糖,也可根据口味加一些。

这里提到的食材,都是平时厨房、菜市场有的食材。它们也许并不起眼,却在每一餐中,默默地呵护着我们。

如果能把这5点好好的融合到我们的三餐里,用好这些食材,湿气绝对是无容身之处的。

我们居住环境的湿气,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夏天,空气又热又湿,腠理开放,湿气也容易进到体内。

古人常常通过烧艾、或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这个邪就包含一些蛇虫鼠蚁、一部分病邪,和一部分湿邪、瘴气。

空调温度要控制在26度以上。

夏天本就是一个出汗的季节,体内的湿气,也可以通过出汗,来排出体内。如果空调开得太低,腠理闭合,该排出体内的汗液没排出来,郁闭在体内就成了湿。

所以,即使开空调,也要控制在26度以上,还能微微出点汗,也不至于太热。

《内经》讲到,要“无厌于日”,“若所爱在外”,夏天赋予了一个热辣辣的太阳,必有它的道理。

我们一定不要去畏惧太阳,要走出户外,发现自然界美好的事物,汲取自然界的阳气,让自己运动起来,也是一个激发机体阳气的过程。多晒晒太阳,畅快的出一出汗,绝对是祛湿的好办法~

如果白天要上班没时间,那就清晨起得早些,在附近的林荫花间处散散步,或者步行一小段路再坐车上班。

相对大环境的湿,小环境的湿伤人更加隐蔽。比如:运动过后湿哒哒的衣服,雨后没有及时换下潮湿的衣服和鞋子。湿邪容易在这种时候不知不觉的侵入体内。

所以,夏天运动过后,或者不小心淋了雨,要及时换一身干爽的衣服、鞋子,千万别等它自然干,更不能在空调底下吹干。

另外,夏天在空调房内,备上一些披肩,小毯子,把邪气最容易入侵的脖子、肚脐、和脚踝三个地方披上。女生最好别穿露脐的衣服、短裤了。

最后,咱们是做艾灸的,肯定少不了如何艾灸祛湿了[偷笑]

大椎穴、至阳穴、神阙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丰隆穴都是祛湿的穴位,平时可以两两搭配的灸!

祛湿是件不简单的事,又是件简单的事。如果能把握好这些祛湿防湿的思路,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一餐一饭中,夏日也一定会变得清新可人。[爱心]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