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四
大要素:1 . 顺应自 然:根据天 气变化,春 保肝、夏养 心等,达到 保健效果。 2. 形神 共养:静以 养神,动以 养形。修性 怡神,保持 乐观安静、 心平气和的 精神状态。 3. 调养 脾胃:脾胃 为后天之本 ,调节饮食 、药物调理 、精神调摄 、针灸推拿 等方法健运 脾胃,达到 延年益寿的 目的。4. 保精护肾 :精为生长 发育基础, 精化气,气 生神,神御 形,通过保 护精和肾, 延缓身体衰 老。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人与医的关系(中医因素较多的)?
中国中医研究院 中医药大学 等
中医养生的原则
在养生思想的指导下,前人在养生实践基础上确立了一系列的养生原则在中医养生活动中必须掌握和遵循的一些基本法则。遵循这些基本原则,对于养生目的的实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主要有:调阴阳、和脏腑、通经络、葆阴精、重养神、顺天时、调气机。
1.调阴阳 使阴阳调和,阴平阳秘,即可使人体筋脉和顺,骨髓坚固,气血畅顺,内外就能协调,邪气不能侵袭,耳聪目明。
2.和脏腑 和,调和,协调之意;和脏腑,是指使人体五脏六腑功能相对稳定和协调。由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五脏为主体的脏腑功能的综合反映,所以,养生首先要协调脏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其生理功能。
3.通经络 是要使人体的经脉之气畅通无阻。人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于经脉纵横交错,出入表里,贯通上下,内联五脏六腑,外至皮肤肌肉。通过经络的沟通和联系,人体的气血才能流通,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倘若气血不流通,脏腑之间的各种联系就要发生障碍,疾病即可发生。
4.葆阴精 精,即阴精。在精气神三者之间,精是生命的基础,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若精亏则体弱神衰,脏腑机能失调,百邪易侵。
5.重养神 《黄帝内经》明确指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中医学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它统御精气,是生命存亡的根本。在生命过程中,神易于动而致耗,难于静而内守。因此,历代养生家有不少人都主张以静养安神来健身防病,抗衰延年。
6.顺天时 这是在中医学“天人相应” 思想指引下提出的一条重要养生原则。所谓顺天时,就是通过人体内部的调节使之与外界的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从而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外界自然环境发生反常的变化,而人体的调节功能又不能适应时,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即遭到破坏而产生疾病。
7.调气机 《黄帝内经》中提出“百病生于气”的论点。这里的气是指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四种运动形式,气机的病变关系到全身的病变,要保养好生命,必须注意观察气在体内的运行是否正常,当升则升,当降则降,要出则出,要进则进,一定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以上所论七条养生原则,贯穿在中医养生活动的各个方面。一定要深刻领会各条养生原则,并灵活运用到养生活动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所以要根据不同体质选择不同的养生方法。
★★阴虚体质养生法
● 体质特点
形体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烦燥、手足心热、失眠多梦、大便干、小便黄、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或伴有干咳少痰、潮热盗汗(肺阴虚);或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心阴虚);或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色黯红(肾阴虚);或胁痛、视物昏花(肝阴虚)。
● 养生原则
滋阴清热,滋养肝肾,阴虚体质者关键在补阴;五脏之中,肝藏血,肾藏精,同居下焦,所以,以滋养肝肾二脏为要。
● 养生方法
精神调养:此体质之人性情较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故应遵循《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之养神。
环境调摄:此种人形体多瘦小,而瘦人多火,常手足心热,口咽干燥,畏热喜凉,冬寒易过,夏热难受,故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避暑。
饮食调养:应滋阴潜阳,宜清淡,少吃肥腻厚味、燥烈之品。
★★阳虚体质养生法
● 体质特点
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平素畏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溏泄、口淡唇白、常自汗出、脉沉无力、舌淡胖边有齿印。其人患病则易从寒化、可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或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或身面浮肿、小便不利;或腰酸冷痛、下利清谷;或阳痿滑精、宫寒不孕;或胸背彻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频多、 小便失禁。
● 养生原则
温补脾肾以祛寒,阳虚者关键在补阳。五脏之中,肾为一身的阳气之根本,脾为阳气生化之源,故当着重补之。
● 养生方法
精神调养:中医认为,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故而阳气不足者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易于悲哀,故必须加强精神调养,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环境调摄:此种体质多形寒肢冷,喜暖怕凉,不耐秋冬,故阳虚体质者尤应重环境调摄,提高人体抵抗力。
饮食调养: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根据“春夏养阳”的法则,夏日三伏,每伏可食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人体之阳。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