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词》 唐·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
《苏幕遮·怀旧》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秋分日忆用济》 (清)紫静仪 遇节思吾子,吟诗对
秋分的三候是:“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不再有夹杂着电闪雷鸣的夏雨,更多的是“秋老虎”这样扰人的一阵阵的梅雨。古人认为这是因为雷是阳气盛而产生,而到了秋分这一转折点,阴气取而代之,开始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便不再打雷。蛰居的小虫和动物们,都开始掘洞藏身,以防寒气入侵,或是开始迁徙、藏粮,总之,做好完全的御寒工作。秋分后,天气干燥,河水愈见干涸,又少有雨水滋润,自是容易上火。
屋头明月上去,此夕又秋分。——杨公远《三用韵十首》 释义:屋子前头升起了一轮皎洁的明月,今天晚上又是秋分时节了。 白露一旬后,秋分三日前。——曾丰《韩尚书南涧公之从弟德文为东广常平上幕丙寅》 释义:距离节气白露已经过了一旬,此时大约是
左河水的《秋分》中写道:“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分”,实际上就是半的意思。过去把秋季分成孟秋、仲秋和季秋三部分,秋分正处仲秋,所谓平分秋色是也。
立春 【立春】2月4日-5日,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 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雨水 【雨水】2月18日-20日,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
一场秋雨一场寒
《晚晴》——[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译文:山村的傍晚阵阵冷风吹过,幽静的庭院经过一场秋雨洗涤,院里泥泞得很。夕阳照射着细草,湿气升腾;雨后清新明
秋日的雨,不像盛夏的大雨那样畅快淋漓,却是淅淅沥沥不断的,夹带着丝丝缕缕的寒意深入骨髓。秋雨冰凉,因为它从那么高那么高的九重天坠落,“高处不胜寒”,怎会不冷呢?小小雨滴承载着不能承受之重,砸入人心,无法预防。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等到春天归来,小院开满蔷薇,我在花下种菜,听着春风乱吹。【立春】风来传消息,枝上晾春衣。江河水乍暖,静心待花期。【雨水】细雨飘然而至,春来不言离愁。有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天气已经转凉,昼夜温差也十分明显,尤其是晚上,需要加盖被褥。常有南方朋友开玩笑说,盖被子也抵不住秋寒,真真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对付这种难捱的湿冷,或许真的只能靠“一身正气”了。
(一) 春雨惊春清天谷,夏满芒夏暑相连(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二) 西园梅放立春先, 云镇霄
秋分种麦正当时
是的。 原诗: 晚晴 作者: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从小便学习的古诗,少不了唐代李绅的那首《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农业大国,而秋天正是丰收的季节。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秋收、秋耕、秋种,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希望的田野上,一串串饱满充实的稻穗,承载着喜笑颜开的农民们一年的寄托与希望。
小寒时间:2018年1月5日节气简介:小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时间为每年1月5-7日之间。中国气象资料显示,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气温最低的节气,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寒”字下面两
风和气爽丹桂香
1.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春分》七绝·苏醒 2.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崔融 3.小楼归
中国有“伤春悲秋”的文化传统,但刘禹锡却不以为然,写下《秋词二首》大赞秋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天朗气清,秋高气爽,倒比暖暖春日更富有诗情画意。
与清明相类似,秋分时节有扫墓祭祖的民俗,这叫“秋祭”。普通的仪式是,扫墓前先在祠堂进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等。扫墓活动开始后,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
秋日最美的风景便是一片夺目耀眼的金,而这样厚重的背景下,最出彩的却是那小小的桂花。才女李清照曾吟咏桂花道:“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这首诗把桂花的妙处娓娓道来,暗香柔和,动人心魄。
《秋分》是左河水创作的一首描写在秋分节气里之地理、气象、气候、花卉及农作物丰收状况的七言绝句诗。全诗四句仅28字,言简意明,上口易懂,既具优美的文学色彩,又富含天体科学与农业的知识。从文学艺术方面看,此诗语言练达,表达自然,从天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24节气诗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231613335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有关24节气的诗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zhuo5201992
小寒时间:2018年1月5日节气简介:小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时间为每年1月5-7日之间。中国气象资料显示,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气温最低的节气,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寒”字下面两点是冰,《说文》释寒为冻,此时还未寒至极,至极是大寒。白日隐寒树,野色笼寒雾,这寒气其实是阳气上升,*迫阴气所为。此时旧岁近暮,新岁即将登场,寒冷鸿飞疾,坚毅的鸿雁已先开始启程北飞了。古籍记载: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节气三候:小寒之日雁北乡,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雊。雁北乡(xiàng)。乡,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鹊始巢。喜鹊也,鹊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雉始雊。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小寒花信风: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节气诗词:1、必背诗词:小寒(左河水)冰封万里雪皑皑,径堵千重港口塞。昨日剪桃修几树,忽如一夜李花开。小寒(吴藕汀)众卉欣荣非及时,漳州冷艳客来贻。小寒惟有梅花饺,未见梢头春一枝。寒夜(宋杜小山)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433623762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2、选背诗词: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二十四节气:春分的诗句有哪些
1.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春分》七绝·苏醒
2.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崔融
3.小楼归燕又黄昏。寂寞锁高门。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画堂无绪,初燃绛蜡,罗帐掩馀薰。多情不解怨王孙。任薄幸、一从君。——《少年游》杜安世
4.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春分日》徐铉
5.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癸丑春分后雪》苏轼
扩展资料:
春分,e68a847a6431333366303133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参考资料:春分 (二十四节气之一)_参考资料
秋分的节气习俗是什么?
与清明相类似,秋分时节有扫墓祭祖的民俗,这叫“秋祭”。普通的仪式是,扫墓前先在祠堂进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等。扫墓活动开始后,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秋季祭祖扫墓,都从秋分或更早一些时期开始,最晚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讲究,谓清明后墓门就关上,祖先英灵就享用不到了。
秋分时节其他的民俗活动还有:
1.粘雀子嘴秋分这一天许多地方的农村有煮汤圆吃的习俗。人们还要煮二三十个不用包心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头,这就是“粘雀子嘴”,寓意是让雀子不要来祸害庄稼。
2.吃秋菜很多地方在秋分时节要吃一种称为“野苋菜”的野菜,有的地方也称之为“秋碧蒿”,这就是“吃秋菜”的民俗。全家人都在秋分一到时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寻找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大小。采回的秋菜一般人家与鱼片“滚汤”,炖出来的汤叫做“秋汤”。有顺口溜这样说:“秋汤灌脏,洗涤肝肠。
阖家老少,平安健康。”无论在哪个季节,人们祈求的都是家宅平安,身壮力健。
3.竖蛋竖蛋活动不但在春分才有,秋分时节同样盛行。这项民俗不仅在国内普遍,甚至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秋分时节都会有这样的活动。
4.祭目春分祭日,秋分则祭月,自古以来,秋分就是传统的“祭月节”。
据史*载,早在周朝,古代皇帝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叫做日坛、地坛、月坛、天坛。
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431346339月的处所。
《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拜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推崇,随着社会的开放,也渐渐影响到民间。
现在的中秋节就是由传统的“祭月节”发展而来的。有确切的史料记载,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的。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一样,未必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很扫兴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到每年的八月十五,这就是中秋节。
5.送秋牛秋分随之便到,这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日“秋牛图”。
送图者都是民间那些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
每到一家更是触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即兴而出,却句句有韵好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的来历
秋分的由来:
一、秋分的地理学解释
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
二、秋分的含义
1、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2、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扩展资料:
秋分节气,属于二十四节气的十六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在古代,1年分为12个月纪,每个月纪有2个节气。从24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秋分习俗:
1、秋分立秋社
古人立社,原本是为了春天祈祷农事顺利举行的祭祀,后来倡导“春祈秋报”的做法,于是在秋分节气之际又设立秋社,如同拔楔最初只有上巳节(三月三日)的春楔。
如兰亭曲水流筋等,后来春秋两季的佳日,都借以举行游戏活动,于是又有了秋楔。大概民间认为春季农事即将开始,祭祀可以祈祷农事顺利,而秋季耕作结束。
便应以举行祭赛来表达感恩之情。唐代以来,秋社的日期,各地都不相同。如安徽贵池在八月上旬,重庆万县以八月十五日为秋社,江苏通州在九月九日,湖北监利在八月初一。
而其他各县,或者在八月二日,或者在九月九日,或者*一日,都不一样。一般来说,秋社都取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大约在农历八月秋分前后。
各地谚语有按照秋分日在社前还是社后,来占卜年景的丰歉的。如福建建阳的农谚:“秋分在社前,斗米换斗钱;秋分在社后,斗米换斗豆。”
江苏松江的农谚:“分了社,白米遍天下;社了分,白米如锦墩。”无论秋社在何时,每逢此时,人们都要祭祀先农,并举行各种娱乐活动。
2、秋分食新
秋收时,农家割新稻,一般称之为开稻门,凡是初次所做的新米饭,都要先祭献过祖宗和土地之神,然后招集家人,共同食用,称之为食新或者献新。
考究的人,还会选择吉日,焚香设酒以祭献。有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也是这样。四川省西部和*自治区东部的少数民族尝新多在六月二十四日,以荞麦成熟作为尝新之日。
而冕宁、越雟一带,则在七月十五,以稻米成熟之期为尝新。遇到闰月,应提前一个月。尝新之日,采收新荞麦或者新米制成米饭。
另用当年的母鸡一只,富裕人家还要宰羊,祭献在祖灵之前,以示珍视米谷,报答恩德,绝不忘本。
3、秋分走社
农家以土地为其唯一的资源。没7a64e58685e5aeb931333431343731有土地.就没有农业,而且人口稀疏,住所固定,环聚一处,守望相助,彼此之间的感情极其深厚。
乡邻之间的关系异常亲密,有时因为农事上的关系,如耕地整理,病虫害的驱除与预防等,都不得不互帮互助,协力完成。
秋社之时,一年的辛劳,已经得到回报,彼此愉快的心情无以复加,因此男女走社,总是要比春社还要盛大。各家经常拿出最丰收的土产食品招待客人。
以相互展示夸耀,如此也促进了人们的进取之心。有民谚道:“鸡豚秋社,芋栗园收,李四张三,来而便留。”
5、秋分投壶
投壶是古代秋分节气期间宾主宴饮时盛行的游戏。方法是,设一壶,使宾主依次向壶内投矢,胜者倒酒给败者喝,大致与乡射相同。所不同的是,投壶用手掷,不是以弓射。
投掷的是标而不是箭,命中的是壶而不是靶。投壶技巧娴熟的,往往心手相应。投壶的花样繁多,其名称种类有春睡、听琴、倒擂、卷帘、雁衔、芦翻、蝴蜂等项,不下三十余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秋分日
声明:本文由用户 aimantx 上传分享,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