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风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
冬至将至,又到了中国农历另外一个重要的节气。中国是一个热爱美食的国家,每逢重要的节日总会有特定的必吃的东西!
冬至又叫冬节、亚岁、长至节等,冬至又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冬至又被称为“小年”,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2019年冬至在公历12月22日,农历11月27日,星期日。 冬至到
比如说中秋节的月饼、端午节的粽子等等。每到这个时候又会发生南北方习俗的不同,比如甜粽子与咸粽子。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冬至那些吃的和奇怪的习俗!
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
一说到冬至,第一反应就是饺子与汤圆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 上以长江未界,南方人吃汤圆,北方人吃饺子。此差异跟南北方不同的生活习惯、物产、文化密切相关,北方人吃饺子是件很方便的事,捏捏就下锅了,而南方人吃汤圆是件很讲究的事,除了汤圆还会做大餐,一大桌
北方地区的饺子
1、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2、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3、冬至汤圆主要是把馅料放在糯米皮里包出来的,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
古语有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可见冬至吃饺子已经是必不可少的风俗。水饺又叫饺饵,吃水饺是为了祛病驱寒,在严冬里不冻耳朵。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梅州客家人冬至很少人家吃饺子的。吃汤圆的也少。 梅州城区的客家人 冬至进补多。以前吃狗肉多。近几年煲羊肉多。 农村的也是学这风气,要么狗肉,要么羊肉煲。 饺子都北方外地人的习惯。本土客家人很少集中时间搞饺子吃的。偶尔零散自己换口味
江南地区的汤圆
其实并没有那么多讲究啊 冬至平时吃什么就吃什么,至少我家是这样,没有北方那么浓的节日气息 过年会做很多好吃的,想吃汤圆也可以吃啊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地区非常流行。汤圆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象征着美好的祝愿。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
其中这汤圆还分为甜汤圆和咸汤圆。
1、北方冬至要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为何冬至这一天要吃饺子呢?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2、苏州人冬至吃馄饨忆西施 由于苏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吴国的都城,而吴国始祖
难道你们认为冬至只有饺子和汤圆吗?那你可真out了!下面才是我要讲的重点!!!知道不!盘点一下各地冬至奇怪的美食与习俗!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冬至吃什么?很多地方都有吃饺子的习俗,并说冬至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冻掉了。当然很多地方的冬至习俗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冬至吃什么,要看地方来的。 北方冬至要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为何冬至
1.温州的九层糕
冬至又叫冬节、亚岁、长至节等,冬至又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冬至又被称为“小年”,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2019年冬至在公历12月22日,农历11月27日,星期日。 冬至到
温州等沿海地区有冬至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寓意长长久久,步步高升。
冬至吃饺子还是吃汤圆? 冬至吃什么?北方人吃馄饨和饺子 在北京,有句谚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对于有着“好吃不如饺子”习俗的其他北方人来说,也普遍有冬至吃饺子和馄饨的风俗。 在超市销售冷冻制品专区可以看到,冷柜里摆满了状元、哈好妹、
2.四川地区的羊肉汤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 上以长江未界,南方人吃汤圆,北方人吃饺子。此差异跟南北方不同的生活习惯、物产、文化密切相关,北方人吃饺子是件很方便的事,捏捏就下锅了,而南方人吃汤圆是件很讲究的事,除了汤圆还会做大餐,一大桌
成都人爱冬至的最大原因也必须是——吃羊肉。四川著名民俗学家刘孝昌说,其实冬至在成都的历史传统里就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而冬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冬至进补”,即冬至这一天要吃羊肉,民间习惯吃萝卜炖羊肉汤,认为这样冬天就不会畏冷。
习俗不同。在南方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冬至丸),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实际上,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貌似四川的这个习俗不错啊,吃羊肉汤和火锅,简直就是冬天最棒的美食装备了!
梅州客家人冬至很少人家吃饺子的。吃汤圆的也少。 梅州城区的客家人 冬至进补多。以前吃狗肉多。近几年煲羊肉多。 农村的也是学这风气,要么狗肉,要么羊肉煲。 饺子都北方外地人的习惯。本土客家人很少集中时间搞饺子吃的。偶尔零散自己换口味
3.莆田的祭祀扫墓
1、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2、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3、冬至汤圆主要是把馅料放在糯米皮里包出来的,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
在莆田,冬至被当作一个仅次于春节的节日,古代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多数在外的家人都会回家祭拜祖先,冬至吃汤圆也是一大习俗。冬至前一天晚上俗称“冬至瞑”,当天下午家家户户都要祭天祭祖。当然也不是所有莆田人都在冬至祭祀扫墓。大家留言说说各自的冬至习俗吧!
其实并没有那么多讲究啊 冬至平时吃什么就吃什么,至少我家是这样,没有北方那么浓的节日气息 过年会做很多好吃的,想吃汤圆也可以吃啊
莆田的习俗也真是很奇怪啊,冬至的时候扫墓?那清明节要干嘛???一脸懵!
冬至是每年公历12月21或22或23日。斗指子,太阳黄经270°,为冬至。正月建寅,十一月为子月,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3日这三日。 冬至一般吃姜饭、水饺、汤圆、羊肉汤。北方人一般喜欢吃水饺。南
4.广东的烧腊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至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正因如此,使冬至食文化丰富多彩,诸如馄饨、饺子、汤圆、年糕等。 厦门:排
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
上海人冬至吃什么【篇一:冬至相关习俗整理】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较
5.湖南湖北地区的赤豆糯米饭
这个没有特别的讲究,靠自己的喜爱决定吧~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冬至吃饺子还有说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
糯米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
其实不管是吃饺子汤圆还是羊肉汤,貌似都是一些进补或者带有美好寓意的东西。但是有一些习俗我还是不太懂!
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也最受重视。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起源于中国人的阴、阳观念。阴、阳象征生命的平衡与协调,中国人相信冬至来临之时,正是“阴”的黑暗力量与阴寒本性最强烈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冬至快乐到底是饺子,汤圆还是冬至包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冬至吃什么?很多地方都有吃饺子的习俗,并说冬至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冻掉了。当然很多地方的冬至习俗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冬至吃什么,要看地方来的。
北方冬至要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为何冬至这一天要吃饺子呢?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于是发明了“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成食物,并称之为“饺耳”、“饺子”。此后,“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所以,现在又有“冬至吃饺子一冬不会冻耳朵”的说法。
苏州人冬至吃馄饨忆西施
由于苏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吴国的都城,而吴国始祖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袭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苏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遗俗。
在冬至,苏州人还有吃馄饨的习俗。相传,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口,*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西施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混沌。”后来,为了纪念西施创造的这种美食,苏州人便把馄饨定为冬至节的食物。
宁夏冬至要吃“头脑”
在冬至这一天,银川有个习俗,这一天要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人还给羊肉粉汤叫了个特别的名字——“头脑”。羊肉粉汤由蘑菇和羊肉烹饪而成,佐以盐、姜、葱、蒜、辣椒、酱油等调料,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一锅五颜六色的羊肉粉汤就做好了,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粉汤饺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来,还要给近邻端上一碗。羊肉粉汤饺子做法独特,味道香辣可口,现在已成为银川的一道特色小吃。
潮汕地区冬至祭祖先、吃甜丸
在潮汕地区,冬至又称“小过年”,是民间一个大节日。在这一天老百姓要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63396464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在沿海地区,则要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祭拜祖先,为渔民祈福,求神明和祖先保佑出海平安归来。
潮汕有“吃了冬节圆多一岁”之说,其中“冬节圆”就是汤圆了,在潮汕地区又叫甜丸,在冬至这一天吃甜丸的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在很久以前,这些甜丸不仅是用来吃,人们还将甜丸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之上,一来是这甜丸圆圆的,预示明年丰收、全家团圆,二来是为了答谢老鼠给农民送来五谷种子。如今人们也不在贴甜丸,不过冬至节吃汤圆的习俗依旧流传至今。
在我国的江南水乡,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不过,这个疫鬼最怕红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红豆糯米饭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上海冬至家家吃汤圆
旧时上海,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上海人在冬至这一天习惯吃汤圆,来庆祝冬至的到来。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各种馅料,做好的汤圆用来祭祖以及互赠亲朋。
杭州人一天三顿吃年糕
杭州人喜欢在冬至这一天吃年糕来庆祝。每逢冬至,都会制糕来祭祖或者馈赠亲友。在饮食上,三餐都会做不同风味的年糕,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丝炒年糕等等种类繁多。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图吉利,寓意年年长高。
广东人吃冬至肉
对广东人来说,冬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甚至比春节还重要得多,所以,广东人有句话叫“冬至大过年”。
据介绍,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桌大鱼大肉、腊肉腊肠,谈笑风生地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大吉大利。有些广东人还有在冬至这天向亲朋好友送腊肉的习俗。为此,各家超市精心设置了红红火火的腊味坊,里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腊肉、腊肠、腊鸭、火腿、咸肉、熏肉等,不仅有散装的,还有袋装的,让市民各取所需。为了吸引市民购买,有的超市还派出工作人员,在超市外面摆起腊味品摊档,向过路的市民销售腊肉制品。
泉州人“冬节不回家无祖”
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约当公历11月22日(或前、后一天),是冬至节,又称冬节。冬至为24个节气之一,特别为人们所重视,泉州人称冬至为“冬节小年兜”,其重视程度似稍为逊色,但过节时同样很隆重。
冬至应节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饺,江浙一带则吃汤圆和麻糍。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分为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泉州人所吃的“冬节丸”,实际上就是《清嘉录》所介绍的苏州人应节食品粉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要“搓丸”。有红、白两色。“搓丸”手艺细巧,晋江深沪、石狮祥芝、惠安崇武的渔村妇女,搓丸速度快,质量好,粒粒小如鱼目珠子,令人赞叹不已,在搓冬节丸的同时,还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珑的瓜果动物和金锭银宝,以象征兴旺吉样有财气,俗称“做鸡母狗仔”。
泉州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但清嘉庆《惠安县志. 风俗志》对冬节吃丸是这样解释的:“十一月,冬至,阳气始萌,食米丸,乃粘丸于门。凡阳尚圆,阴尚方,五月阳始生,黍先谷而熟,而为角黍,以象阴,角,方也。冬至阳始生,则为米丸,以象阳,丸、圆也;各以其类象之。夏至不以为节,抑阴也。”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荤素五味,入夜,又举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饼菜。泉俗过年,一年中只有冬节、除夕和清明节要备办嫩饼菜,据说都寓有“包金包银”之意,旨在祈望家庭兴旺发达。旧时如属大宗望族者,还于是日开宗庙词堂大门,举行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的那次祭祖,合称春冬二祭。祭仪十分严格,参加者虔敬至诚。
在惠安,冬节除祭祖外,还有一些清明节同样的习俗,如可于是日前后十大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百无忌讳。
冬至作为一个重要节气,有关的谚语也不少。如“吃冬节,上冬天;吃清明,下苦坑”。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冬节过后,气温继续下降,农活也很少,成了农闲季节,称“上冬天”。而到了清明节,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生产上多忙于春耕春种,是农民最劳累阶段,所以谓之“入苦坑”。但农闲不忘农忙,谚语又及时提醒农民:“冬至百日六是清明。”冬至过后106天就是清明,应该及早准备农耕之事。此外,还有“干冬节,湿年兜”。“冬至在月头,严寒在年兜;冬至在月末,严寒正二月”。“冬至前,米价长,贫儿受长养;冬至前,米价落,贫儿转萧索”,等等。
宁夏银川冬至这一天“头脑”也能吃!
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五更天当家的早早地忙活起来,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净、熬汤,熬好后将蘑菇捞出;羊肉丁下锅烹炒,水汽炒干后放姜、葱、蒜、辣椒面翻炒,入味后将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调和面、精盐、酱油;肉烂以后放木耳、金针(黄花菜)略炒,将清好的蘑菇汤加入,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就做好一锅羊肉粉汤了。这锅汤红有辣椒,黄有黄花菜,绿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块、粉条,黑有蘑菇、木耳,红黄绿白黑五色俱全,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冬至,老百姓叫鬼节,粉汤饺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来,还要给近邻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饺子,就买吊炉三尖饼子、茴香饼子泡着粉汤吃。羊肉粉汤黄萝卜馅饺子,对银川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饭食,外地人一吃却赞不绝口。在外地很少见这样香辣可口的饺子,这也算是银川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吧。
上海:家家户户做汤圆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
巧克力汤圆
用料:汤圆粉(糯米粉)500克,巧克力250克,坚果果仁碎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用温水与汤圆粉一起和面,然后把面团揪成大小相等的剂子;将巧克力掰成小块,碾碎;将剂子按扁,中间直接包入巧克力碎和坚果果仁碎及少许白糖,揉成圆球,下入沸水锅中煮熟,即可食用。
冬至,家乡习俗是吃饺子还是汤圆?你爱吃啥馅的?
冬至又叫冬节、亚岁、长至节等,冬至又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冬至又被称为“小年”,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2019年冬至在公历12月22日,农历11月27日,星期日。
冬至到底是吃饺子还是汤圆?
其实,我国各地在节日都会有食俗上的差异。比如: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北方,每年冬至,无论贫富都有吃饺子的风俗。
“吃了冬至圆,每*一岁“,在南方,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寓意团圆的汤圆每家每户必不可少。
“冬至补一补,来年打老虎“,四川、山东一带 会喝羊肉汤,有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的习惯,以求来年有个好身体、好兆头。
“喝了冬至酒,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431376636一天长一手”,苏州有喝米酒的习惯,还会配以卤菜,如卤牛肉、卤羊肉等,在寒冷的冬天不仅可以驱寒,也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祈愿。
“九层糕祭祖”,而在我国宝岛台湾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祭典之后,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

据历史记载,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张仲景任长沙太守,常为百姓除疾医病。后来他的家乡瘟疫盛行,他依然辞官回乡,那时正是冬天,他看到人们耳朵都冻伤了,就在外面垒砌锅台,用羊肉加上驱寒的药物,再用面皮包的像耳朵一样名为“娇耳”,煮熟分给百姓,百姓吃完浑身热腾腾的,耳朵不久也就好了。这也就是后来饺子的来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便有了“冬至不吃饺子冻耳朵”的缘由。
冬至吃饺子还是吃汤圆?冬至饮食习俗及养生食谱
冬至吃饺子还是吃汤圆?
冬至吃什么?北方人吃馄饨和饺子
在北京,有句谚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对于有着“好吃不如饺子”习俗的其他北方人来说,也普遍有冬至吃饺子和馄饨的风俗。
在超市销售冷冻制品专区可以看到,冷柜里摆满了状元、哈好妹、湾仔码头等各种品牌的速冻饺子和馄饨。不同地方的人们对馄饨的称呼还不一样,比如广东人把馄饨称为云吞,湖北人则称之为包面,江西人称其清汤,四川人称抄手。河南人在冬至这天,要吃“捏冻耳朵”。原来,吃“捏冻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据说是吃了饺子后,可以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会被冻掉耳朵。
冬至吃什么?江南一带吃汤圆
古诗有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在江南的超市里,思念、海霸王等各种品牌的大大小小的速冻汤圆被摆在了显眼位置,每个品牌的厂家促销员都摆上一个电磁炉,将煮好的汤圆送给消费者品尝,以此吸引大家购买。
据了解,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之一。广东潮汕人把冬至称为冬节。冬至的时候,他们也有吃汤圆的习俗,而且有“吃过冬节圆,就算大一年(岁)”的说法,意思是说,吃了冬至的汤圆,便又长了一岁。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在江南一带尤为盛行。江南百姓在冬至前,常用糯米粉做成面团,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馅料,制成汤圆。对于江南人来说,“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因为“圆”有“团圆”、“*”之意,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以此寄寓对来年合家团圆的祈福。此外,江南水乡还有在冬至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冬至十款进补食谱
冬令进补多选择冬至开始,此时进补可发挥最大效应,促进人体阳气的萌生,消耗相对减少。冬至时节的进补食谱如下:
冬至养生食谱:麻油拌菠菜
冬至养生食谱:麻油拌菠菜
做636f7079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5633966料:菠菜1斤,食盐、麻油适量。
做法:菠菜洗净,开水焯熟,捞出入盘,加入适量食盐,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通脉开胸,下气调中,止渴润燥。
冬至养生食谱:羊肉炖萝卜
做料:白萝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盐适量。
做法: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五六分钟捞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
功效: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
冬至养生食谱:炒双菇
原料:水发香菇、鲜蘑菇等量,植物油、酱油、白糖、水淀粉、味精、盐、黄酒、姜末、鲜汤、麻油适量。
做法:香菇、鲜蘑洗净切片,炒锅烧热入油,下双菇煸炒后,放姜、酱油、糖、黄酒继续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鲜汤烧滚后,放味精、盐,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麻油,装盘即可。
功效:补益肠胃,化痰散寒,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脂患者更为适宜。
冬至养生食谱:天麻炖乌鸡
原料:乌鸡1只(约750g),天麻25g,川芎、白茯苓各10g,姜片5g,料酒10g,精盐适量,香菜段少许。
做法:乌鸡放入冷水中,烧开,焯去血沫;中药洗净,放入鸡腹中,用线缝好口。把乌鸡放人砂锅内,加入姜片、料酒和适量水,烧开后用小火炖约1小时,放精盐再炖约20分钟至材料熟烂,撒上香菜段即可。
功效:乌鸡舒经活血、调节内分泌等功效,对老年女性大有益处。天麻、川芎、茯苓对神经衰弱的头昏、头痛、失眠等,均有辅助治疗之效,既能平肝熄风止痛,又能滋养镇静安神,与乌鸡等配合,补虚作用颇为明显。
冬至养生食谱:牛膝蹄筋
原料:牛膝10g,猪蹄筋10g,鸡肉50g,火腿50g,蘑菇25g,胡椒5g,味精5g,绍酒30g,生姜10g,葱10g,食盐5g,清汤适量。
做法:将牛膝洗净浸润后,切成斜口片;蹄筋放在蒸盆中,加入清水适量,上笼蒸约4小时,待蹄筋酥软时取出,再用冷水浸漂2小时,剥去外层筋膜,洗净;火腿洗净后,切成丝;蘑菇水发后,切成丝;生姜、葱洗净后,切成姜片、葱段;将发胀后的蹄筋切成节,鸡肉剁成2cm的方块。将蹄筋、鸡肉放入蒸碗内,把牛膝片摆在鸡肉的面上,火腿丝和蘑菇丝调合匀后,撒在周围;姜片、葱段放人蒸碗中,再加胡椒粉、味精、绍酒、食盐、清汤,调好汤味,灌人蒸碗中,上笼蒸约3小时,待蹄筋熟烂后,立即出笼,拣去姜片、葱节,调味后即成。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冬至养生食谱:山药鱼片
冬至养生食谱:天麻蒸鲤鱼
原料:天麻30g,川芎、茯苓各10g,鲜鲤鱼1条(1500g),清汤、调料各适量。
做法:将鲜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将川芎、茯苓切成*,用第二次米泔水泡;再将天麻放人泡过川芎、茯苓等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时,捞出天麻置米饭上蒸透,切成片待用。将天麻片放人鱼头和鱼腹部内,置盘中,然后放人葱、生姜,加入适当清水后,上笼蒸约30分钟,蒸好后,拣去葱和生姜;另用水淀粉、清汤、白糖、食盐、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天麻鱼上即成。
功效:降压去湿,祛风强肾。适于高血压患者。
冬至养生食谱:山药鱼片
原料:鱼肉片400-600g,山药20-30g,青萝卜200g,葱丝、姜丝、胡椒粉、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山药去皮洗净压成细末;鱼肉片放人碗中加适量淀粉、精盐,打入1-2个鸡蛋,拌匀后腌约20分钟,投入热油中炸熟;锅中留少许油,烧热后加入葱丝、姜丝,拌炒片刻,加适量水,烧开后加入山药末、炸熟的鱼片、青萝卜丝、精盐,用小火炖约20分钟,加胡椒粉和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防治性功能衰退。
冬至养生食谱:地肤子蒸鱼
原料:海鱼500g,地肤子10g,橘子2个,海带丝、精盐、酱油、味精、水淀粉各适量。
做法:将海鱼洗净后,斜划数刀,用少许精盐涂抹好;地肤子加适量水小火煎煮30分钟,用纱布滤取药液,再加水煎煮20分钟,滤取药液,然后将两次滤取的药液一起倒人锅内,加人海带丝、精盐、酱油、桔子皮丝再用少许水淀粉勾芡,煮至汤粘稠;将腌好的鱼放人蒸碗中,加上葱、浓汤、姜丝蒸熟即成。
功效:增强性功能,防治早衰。
冬至养生食谱:莲藕猪脊髓汤
原料:连骨猪脊髓500g,莲藕250g,葱段、姜片、料酒、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莲藕洗净,切成厚片;猪脊髓洗净,入沸水中氽烫后捞出,沥干水分。将猪脊髓与藕片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放入葱段、姜片和料酒,用大火烧开后转用小火慢炖约150分钟至熟,捞去葱段、姜片加入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补髓。适用于陈旧性腰肌劳损所导致的腰痛、腰膝酸软、四肢乏力等症的辅助食疗。
冬至养生食谱:牛内红枣汤
原料:牛肉250g,红枣20g,精盐、料酒、姜片、味精各适量。
做法:牛肉洗净切小块;红枣洗净。将牛肉块,红枣同人砂锅,加清水适量,放人料酒、姜片,炖至牛肉熟烂,加入精盐和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
信阳冬至吃饺子还是汤圆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南人吃饺子百的俗称。
上以长江未界,南方人吃汤圆,北方人吃饺子。此差异跟南北方不同的生活习惯、物产、文化密切相关,北方人吃饺子是件很方便的事,捏捏就下锅了,而南方人吃汤圆是件很讲究的事,除了汤圆还度会做大餐,一大桌子的菜吃上两顿。冬至意味着正宗的冬天九到了,古人讲究"冬藏",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要早睡晚起顺应天气变化才能养生。不管是汤圆还是饺子,传说都很温暖,寓意都很美好,只要和家人一起过冬至,吃什么都行。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专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起源于春秋时期;中国古代使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地面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属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为什么冬至南方是吃汤圆,北方是吃饺子呢?
习俗不同。在南方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冬至丸),取其团圆的意百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菜、果、萝卜丝度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实际上,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答,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回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答,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要吃饺子也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声明:本文由用户 闪电喵 上传分享,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