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15时,备受全球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开启了通车试运营的新篇章。深中通道作为一项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国家重大工程和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其全长约24公里,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1公里,设计时速为100公里的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历经7年的精心建设,深中通道不仅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更实现了横跨21公里海域的壮举,将天堑变通途。
作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交通枢纽工程,深中通道在环珠江口“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中扮演着关键一“横”的角色。它跨越伶仃洋,将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紧密相连,实现了跨海直连的便捷交通。
自建设以来,深中通道凭借其卓越的创新技术和工程质量,获得了200余项发明专利和数十项行业协会奖项,并屡获国际赞誉。2024年4月,深中大桥更是荣获了被誉为桥梁界“诺贝尔奖”的国际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奖”,而深中隧道也荣膺“全球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50项标志性工程”的殊荣。
在深中大桥的桥面中心位置,隐藏着一道看似普通却实则不凡的玻璃墙。这些钢化玻璃实际上是深中大桥抗风的“秘密武器”,它们的主要作用是阻碍在强风作用下涡旋的发展,从而提高大桥颤振的稳定性。
据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总工办副主任陈焕勇介绍,这道玻璃墙被称为中央稳定板,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深中大桥的抗风稳定性。为了解决大桥在强台风频发区的抗风问题,施工人员联合国内四所高校进行了平行研究,并经过300多组气动外形设计及风洞试验。最终,大桥主梁采用了“水平导流板+上中央稳定板+高透风率栏杆”的综合气动措施,将大桥发生颤振和涡振的风险降至最低。
陈焕勇还表示,通过这些创新的设计和优化措施,深中大桥的颤振临界风速已经提高到了世界最高的88米每秒,即使面对17级以上的强台风,这座桥也能保持安全和稳定。
声明:本文由用户 kangxiaoqian 上传分享,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